在新太原省合并后,迫切需要基于总体规划重新塑造巴贝湖的旅游业,以“唤醒”这位沉睡的绿色仙女。
“沉睡的仙女”
巴贝湖之所以被誉为“绿色仙子”绝非偶然。来到巴贝,旅行者将欣赏到广袤的绿色景观:来自巴贝国家公园原始森林的浓郁翠绿,以及湖水辽阔而深邃的碧绿色。
巴贝湖终年碧绿,这得益于其独特的地质构造。湖泊是在两亿多年前由石灰岩山体塌陷形成的地质运动所造就。1995年,美国召开的世界淡水湖会议将巴贝湖评为全球20个最特殊、亟需保护的淡水湖之一。

1996年,巴贝湖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遗迹。2011年,它被列为拉姆萨尔湿地——具有全球重要性的湿地保护区等。
凭借这些国际认可,巴贝湖的旅游潜力堪称一座“金矿”。在合并之前,原来的北件省已将旅游业确定为支柱经济,而巴贝湖被定位为旅游经济的“特别亮点”和核心。
然而,多年来,巴贝湖的旅游发展始终未能突破以匹配其潜力。湖周围仅有几处民宿和少量住宿设施,缺乏娱乐和休闲场所。根本原因在于缺乏一个全面、详细的规划来开发这里的旅游潜力。当地居民甚至旅游企业大多以自发的方式开展旅游活动。
构建旅游新格局
随着新太原省的成立,太原的旅游空间也随之扩大。就在合并为新太原省的两天前,越南政府已批准《巴贝湖国家特别名胜遗迹保护、修缮与恢复规划》。该规划也已由政府正式则成由新太原省实施。
根据规划,遗迹规划区总面积为10048公顷,其中一级保护区面积超过952公顷,二级保护区面积超过9095公顷。
遗迹价值开发区面积超过136公顷,位于保护区之外,此区域被纳入规划用于安置区布局、交通组织、基础设施建设、服务配套设施、管理功能区等,旨在服务于遗迹的保护与价值开发。这一“开放区”将成为吸引投资、唤醒巴贝湖旅游潜力的重要动力。
为了在保护的同时发挥其价值,政府制定了规划目标,旨在保护、维护和弘扬遗迹的突出地质、地貌、自然景观、洞穴、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及其他独特自然价值的特色。
同时,全面识别风景名胜区的独特和突出价值;解决居民、旅游发展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不足问题。
根据规划,巴贝湖为核心,确立了四个主要功能空间,包括:开发河流、瀑布、天然洞穴景观、本土文化价值,以及与北部宣光省纳杭的连接枢纽。南部形成保护和弘扬本土文化、建筑、生态景观、社区文化及沿棱(Lèng)河的旅游空间。

东部形成接待中心、运营中心,开发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及与巴贝湖国家公园相关的休闲度假产品。
西部为保护和开发本地赫蒙族社区文化空间,结合休闲度假、娱乐和生态旅游。
功能空间沿着巴贝湖的自然生态通道、3C国道、康宁-纳杭公路和南母-广溪公路连接起来。
政府还规划了技术基础设施,包括:外部交通、内部交通、静态交通、水路交通、码头升级改造、供水、供电、污水排放等。
政府在规划中设定的具体目标是发展巴贝湖的可持续旅游业,形成独特的旅游品牌,在2030年前成为国家级旅游区,并成为整个北部中部山区的重要旅游中心。
可以说,过去阻碍巴贝湖旅游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已被政府的规划正式清除。经过多年的“长眠”,绿色仙女巴贝湖如今已准备苏醒,焕发新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