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巩固并提升其作为经济增长引擎的地位,越南旅游业需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制定深度宣传战略,推出多样化、富有体验感的旅游产品。
亮眼数字
据财政部统计局报告,2025年前6个月,越南共接待近1070万国际游客,同比增长20.7%,完成全年接待2200万至2300万人次目标的48.6%;接待国内游客7750万人次,同比增长8.5%,完成全年1.2亿至1.3亿人次目标的64.5%;旅游总收入预计达518万亿越盾,完成全年目标的52.8%。
这些亮眼数据在本地区多个国家仍在探索复苏路径的背景下尤为突出。正如联合国旅游组织(UN Tourism)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所指出,越南在国际游客增幅方面位居亚太地区首位(较2024年同期增长30%),在国际游客恢复率方面位居第二(较2019年同期增长34%)。
为当前旅游业的积极向好局面注入活力的,离不开在旅游产品建设方面所做出的持续努力。近年来,多家旅游企业与地方政府紧密协作,不断推陈出新,打造多样化、富有特色的产品体系,深入挖掘目的地潜力与竞争优势,突出遗产价值和民族文化特色。
其中不乏亮点产品,如“享受岘港”节、“大洋连接高原”(富国)、“昔日战区——全新体验”(宣光)、“红花列车”(海防)等特色产品,特别是在4月30日至5月1日假期期间推出的一系列爱国主题旅游产品,如“从戊申到春天大捷”、“森林特工英雄传奇——钢铁之地胡志明市”等,更是赢得了游客广泛关注。
同时,旅游推广工作也备受重视。除了积极参与多个国际大型旅游论坛和博览会,各地和企业也不断提升本地大型旅游活动的力度,如越南国际旅游博览会(VITM河内)、胡志明市旅游节、2025年国家旅游年(顺化)以及岘港国际烟花节等。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由文化体育与旅游部发起的2025年旅游刺激发展计划“越南——为爱而去”,自启动以来持续获得社会各界的热烈响应。旅游行业积极把握趋势,应用4.0技术,开展电子营销宣传活动,推广目的地、介绍旅游产品并提供旅游指南等。
资源定位,重绘旅游版图
若要推动越南旅游迈上更高台阶,业内专家普遍认为,还需注入更多发展动能。客观而言,尽管我国旅游产品体系日趋多样,但潜力尚未充分释放,附加值偏低;宣传推广亦缺乏亮点,尚未真正打造出有突出影响力的国家旅游品牌。
在2025年下半年旅游工作重点任务部署线上会议上,文化体育与旅游部部长阮文雄指出:当前全国正在重组行政空间,两级政府机构刚步入正轨,为完成全年接待2200万至2300万国际游客、1.2亿至1.3亿国内游客的目标,为实现2025年GDP增长8%以上并在未来实现两位数增长的目标作出贡献,首要任务是要对旅游资源进行定位,从而“重绘越南旅游版图”。所谓“重绘”,并非否定既有成果,而是以全新思维,增强联动,借助行政空间扩大带来的发展机遇。
阮文雄部长强调,当今游客不仅追求观光,更重视旅程中的体验与情感收获。因此,旅游不仅要成为支柱产业,更要成为“富有感召力的经济产业”。
要实现这一目标,旅游从业者应以“大爱之心”践行每一件“小事”,精心打造兼具吸引力与文化底蕴的特色产品,真正触动游客内心,让他们愿意一来再来、流连忘返。
在确定越南旅游应重点面向的十大市场(包括韩国、中国、日本、美国、澳大利亚、欧洲、东南亚、印度、中东、俄罗斯)时,阮文雄部长强调,应以“市场为中心、品牌为根基”的理念为导向,制定具有深度、广度、联动性并能触及游客情感的宣传战略。
越南旅游协会主席武世平也表示,旅游产品是提升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因此必须基于文化资源,打造差异化、独特性的产品。要推动旅游快速强劲发展,应紧扣“绿色转型”和“数字转型”两大支柱,将宣传推广确立为吸引游客的核心任务,融合传统与现代方式,并加强在海外设立越南旅游推广办事处的工作。
从地方旅游管理角度出发,河内市旅游局局长邓香江建议,文化体育与旅游部应研究制定下一阶段旅游综合发展行动计划,聚焦为各省市在旅游规划制定方面提供方向与措施;鼓励投资开发新颖、富有创意的旅游产品;推动与智慧旅游生态系统建设相结合的数字转型;加强人力资源培训等。
越南国家旅游局局长阮重庆指出,下一阶段,旅游业将对市场进行结构重组,推动区域和跨区域行动计划,强化旅游与其他产业在价值链中的联动,提升竞争力,走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同时将不断革新宣传内容与方式,协调国家与社会资源,推动国家旅游品牌建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