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越南音乐日:与民族同行的精神纽带

八十年来,越南文化艺术始终与民族同行,成为滋养人民精神、意志与力量的重要源泉。其中,音乐以其迅速而深远的传播力,一路伴随国家的发展历程,激发爱国热情,不断提升越南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

由《人民报》社主办的《祖国在我心中》音乐会场景。
由《人民报》社主办的《祖国在我心中》音乐会场景。

音乐始终与民族命运紧密相连。越南文学艺术协会联合会主席、作曲家杜鸿军教授指出,越南现代音乐发展已逾九十载。自1930年作曲家丁儒创作的第一首进行曲《齐上红军》问世以来,数千部音乐作品相继诞生于抗法、抗美战争时期以及1975年国家统一后的建设与保卫祖国事业中。这些歌曲、合唱、歌剧和器乐作品,以音符记录民族的重要里程碑,成为历史的生动见证。

音乐不仅鼓舞了军民斗志,也培育了深厚的爱国精神,教育着一代代青年铭记民族光辉历史。与越南革命音乐紧密相连的著名作曲家包括文高、刘有福、阮文子、杜润、潘黄鸟、陈还、黄协、范明俊、顺燕、辉蜀、陈龙隐等。他们的创作在民族解放和祖国保卫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弘扬了爱国主义,激励年轻一代传承历史、勇担使命。

国家统一后,越南音乐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吸收世界音乐精华。从民族民间音乐到学术音乐,再到流行、摇滚等大众音乐,各类音乐形式蓬勃发展,逐步形成富有民族特色的现代音乐风格。郑公山、叶明全、陈进、杨授、阮仲道、安川、范仲等知名作曲家进一步丰富了音乐创作宝库。近年来,阮玉善、杜保、姜山、阮文仲等年轻作曲家也以新作品延续音乐与民族命运紧密相连的传统。

这一时期的音乐创作依然根植于民族血脉,与国家命运同频共振。它歌颂人民富有创造力的劳动,重温辉煌历史和革命战争记忆,赞美青春、爱情与自然,追求人文价值。在逐步迈向现代化与国际融合的过程中,越南音乐成功将民族特色与新时代的人文精神和进步理念相融合。

纪念八月革命成功80周年暨九二国庆,是越南全民族回顾捍卫独立自由、奋发进取历程的重要契机。在这一历程中,音乐始终扮演精神桥梁的角色,连接人心、传播崇高价值,成为社会关注的核心。从新创歌曲、印象深刻的音乐短片,到气势恢宏的音乐会及经典作品,无不彰显对祖国的热爱与民族自豪感,为传承历史、弘扬文化、提升越南国际文化地位作出重要贡献。

近期值得关注的作品包括阮文钟的《续写和平故事》、冯进明的《向前之路》、DTAP组合的《我家挂着一面旗》等歌曲,以及一系列音乐短片与项目,如DTAP组合的“越南制造”项目。

此外,《我心中的越南》《祖国在我心中》《我是越南人》《河内——1945年历史之秋》《河内——越南梦想永放光芒》等大型音乐会,以及特别艺术节目“独立—自由—幸福80年征程”和贯穿多地的“骄傲越南”系列演出,吸引数十万人次参与,成为聚焦文化、凝聚公众特别是年轻群体的重要平台。年轻人在这些活动中自豪地表达“我是越南人”,充分体现了音乐在激发爱国热情、传播民族自豪感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

越南音乐家协会主席阮德郑强调,音乐是人类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抚慰心灵、激发爱国情怀与民族认同,更是跨越语言与地域、联结人与人、民族与民族的无形纽带。

为表彰音乐的发展及音乐家的贡献,越南政府于2014年正式将每年9月3日定为“越南音乐日”。这一决定源于1960年胡志明主席在河内植物园指挥合唱《团结之歌》、与首都人民共同高歌的历史场景。该时刻被越通社记者林鸿龙捕捉于艺术照片《胡伯伯指挥〈团结之歌〉》中,作品后来获颁胡志明文学艺术奖。

自2010年起,越南音乐家协会已在河内、胡志明市等多地举办音乐日活动。十五年来,这一节庆在全国热烈开展,既致敬音乐家与艺术家,也推动传统音乐价值的弘扬与传承。

2025年越南音乐日适逢八月革命胜利与国庆80周年,音乐家协会在河内大剧院举办以“祖国的旋律”为主题的音乐会。各地同时举行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吸引数十万民众参与,成为一场名副其实的文化盛事。

越南音乐家协会代表表示,十余年来,越南音乐日已成为音乐界与艺术界的共同荣耀。它突显了音乐在革命事业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不仅传承了传统与革命价值,也为公众带来了健康而丰富的精神生活。(完)

来源:越通社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