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为了“唤醒宝藏”且充分发挥优势、迈向更远,薄辽的这些“黄金景点”亟待通过完善的发展战略以及政府与企业的强力参与。
提到薄辽,人们脱口而出,立即联想到那些早已成为品牌的旅游胜地,如薄辽公子屋、永兴古塔、暹干寺、高文楼纪念区、风力发电场、薄辽鸟园、古龙眼园、纳麦特度假村、观音佛台、得赛教堂和福德古庙等等。
特别是关于“薄辽公子”的传说,曾是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走进了书刊、改良和音乐之中。薄辽被视为南部才子弹唱艺术的发源地——这一艺术已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此外,观音佛台(南海母)、得赛教堂、东海寺等宗教旅游胜地,也是在节日、农历十五和春节等时段吸引大批游客的热门目的地。
不得不提的是风力发电场,这一薄辽旅游的新地标。距薄辽市中心仅十余公里的协成坊和永厚乡两处风力发电场,目前拥有六十余台高达八十米、叶片长四十二米的巨型风机,巍然耸立于海天之间。巨轮缓缓旋转的壮观景象,已成为吸引众多国内外游客的热门“打卡”胜地。
此外,纳麦特度假村、薄辽鸟园等沿海旅游区曾是当地居民的“骄傲”,并被列为区域性代表旅游景点。尽管旅游资源丰富多样,但现实表明,薄辽的旅游业尚未真正实现与其潜力相匹配的发展。许多景点虽有名气,却因服务质量不佳、基础设施老化、缺乏体验项目而难以形成持续吸引力。曾经是海口地区最具吸引力的纳麦特度假村,如今却处于投资半途而废、配套体系不完善的状态。
尽管曾被寄予成为海滨旅游中心的厚望,但多年来始终未能吸引到具备雄厚资金实力和丰富旅游开发经验的大型投资商。当地的大部分旅游活动仍处于自发状态,或由小型企业零散投资等。最直观的例证便是位于海滩外的两家水上餐厅,原本在建设之初寄望成为旅游亮点,但由于缺乏维护且难以吸引游客,如今均已破败不堪:一家已经关闭,另一家也仅是勉强维持运营。
薄辽鸟园虽被列为区域性代表旅游景点,但现状亦不容乐观。尽管对外开放迎客,实际到访人数却寥寥无几。许多游客反映,参观结束后觉得“没有什么可看”,只见一片林地密度稀疏,鸟类极少,基础设施简陋。
环境卫生与治安保障工作仍存在不少短板。合并之后,如今的金瓯省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给包括旅游业在内的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增添了新的“势”和“力”。然而,要高效开发薄辽的优势资源,有关部门必须认真审视并切实解决多年积累的问题。唯有在投入充足、规划科学、服务持续提升以及社区意识不断改善的前提下,旅游业才能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无烟工业”。
为了“唤醒宝藏”,薄辽的这些“黄金景点”亟待通过完善的发展战略以及政府与企业的有力参与。唯有如此,这片潜力无限的热土才能真正实现华丽转型,满足民众与游客的殷切期望,并为推动金瓯省旅游业迈向更高水平作出积极贡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