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拥有原始的自然风貌、细腻的白沙海滩、星罗棋布的大小岛屿以及宜人的气候,长期以来一直是深受游客欢迎的旅游目的地。然而,部分区域此前存在服务不规范、体验项目缺乏系统管理等问题,制约了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随着游客,特别是年轻群体,对水上运动、生态观光和文化体验需求日益增长,推动产品创新与服务升级成为必然选择。
据统计,2025年7月,姑苏共接待游客超过12.9万人次,其中水上旅游项目表现尤为突出。摩托艇、滑翔伞、出海跳岛游、潜水观珊瑚等体验活动深受年轻游客青睐。姑苏文化旅游和科技局副局长吴氏明星表示:“我们正以水上旅游产品为重点,推动服务层级提升和差异化发展,进一步增强姑苏旅游的吸引力、竞争力和留客率。”
2025年,姑苏启动水上娱乐及海岛旅游试点工作方案,在万斋、红万、圆湾、巴洲及小姑苏岛等区域推出摩托艇、滑翔伞、皮划艇、桨板等多样化产品体系。同时,加强岛屿旅游资源整合,推出“三岛游”(小姑苏岛、鲤鱼岛、狮子岛)及陈岛线路,初步形成连贯性的海岛旅游产品链。
在提升服务质量方面,姑苏对红万、万斋等海滩实施标准化改造,并整顿自发形成的浴场。重点推动有组织、受管理的潜水、皮划艇、快艇日落观光等项目,强化安全监督和生态保护,树立文明、安全的旅游形象。
试点单位需具备合法资质,配备符合标准的交通工具、救援力量及环保措施。同步推进“净零碳游”试点,结合“无塑料垃圾”行动,打造绿色交通、住宿与娱乐一体化的低碳旅游链,进一步提升水上产品的环保内涵和市场吸引力。
立足长远,姑苏将水上旅游与海岛旅游确定为核心产品,聚焦四大方向发力:一是丰富产品类型,拓展海上运动、岛屿游览和夜间经济;二是推进基础设施投资,包括改造客运港口、完善码头及避风设施、规范临时码头管理;三是加强行业监管,坚决取缔非法经营,规范市场价格、安全与环保管理;四是注重人才培养,开展救援人员、潜水教练及水上运动导览员的国际标准培训。
另据了解,广宁省正规划建设与陈岛相连的海洋生态保护区,推进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旅游协调发展。通过多项系统性举措,姑苏正稳步建设成为绿色、安全、体验丰富的海岛旅游中心。
水上旅游产品的提质升级不仅是短期吸引游客的举措,更是姑苏确立其在全国滨海旅游格局中地位的长远战略。从严格管理、设施建设、生态保护到人才培训,多项措施协同推进,共同指向一个目标:将姑苏打造成为具有鲜明特色和持续竞争力的旅游目的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