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除了机遇外,有关安全、法律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挑战要求越南银行体系拥有长远的眼光和同步的措施。
银行业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数字化转型中彰显了先行先试的风采。国家银行早就出台了关于科技发展、革新创新和数字化转型的决定,同时不断更新行动计划,以满足新的要求,鼓励行业单位和信贷机构在管理运营、产品服务供应、政策传媒等方面上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先进技术。
得力助手
目前,越南多家银行已在不同层面部署人工智能应用,涵盖客户服务、交易行为分析、欺诈检测、信用评分以及数字产品和服务开发。一些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工具,例如OpenAI也已投入试运行。值得一提的是,在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银行(Agribank),人工智能已成为提升政策传媒效果的有效工具,使产品和服务更加贴近民众,尤其是在偏远地区。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银行数字银行部主任阮克忠表示说:“人工智能不仅缩小了技术差距,而且还有助于巩固信任,普及数字技能,并为所有客户提供更多金融服务机会,从而促进全面金融和银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阮克忠先生表示,将人工智能应用于传媒活动被认为是提升服务质量的解决方案,同时确保政策信息,产品和服务能够快速、准确、更贴近民众地传达。人工智能系统能够随时随地为客户提供咨询、解答和支持,并具有灵活的定制功能,能够很好地适应不同地区的语言和文化。同时,通过“社交聆听”工具,银行可以及早监测和发现异常信号,从而快速分析原因、评估影响程度并及时提出应对方案。人工智能的深入分析和提供应对建议的能力有助于银行更加主动地应对,最大限度地降低信息管理风险。
此外,《德勤》的报告还显示,全球领先的投资银行借助人工智能应用可提升27-35%的经营业绩,预计到2026年,每名员工贡献率将可增加高达350万美元。在越南,多家银行已率先部署聊天机器人、eKYC、预测客户行为的数据分析、欺诈检测等人工智能应用,有助于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
越南银行业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阮国雄博士认为,人工智能不再是一种工具,而是成为重塑各行各业的核心驱动力。对于银行业而言,人工智能的爆发式增长正在政策传媒、服务和产品开发等诸多运营领域带来突破性机遇。人工智能应用不仅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节省时间,而且还助力增强金融体系的安全性。
长远愿景
然而,人工智能并非万能的“魔杖”。尽管机遇巨大,但人工智能在银行业的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其中最大的挑战就是个人数据的安全保障。国家银行信息技术局政策管理和数字化转型处处长黄明进表示,在银行推动人工智能应用的背景下,保护个人数据安全是十分重要的要求。
全球许多国家都出台了严格的规定。美国总统签署了行政命令,调整人工智能相关问题,而欧盟则于2024年通过了《人工智能法》。越南也紧跟这一趋势,政府出台了国家人工智能战略,国会也通过了多项与人工智能政策直接相关的法律。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的《个人数据保护法》新增了人工智能环境下数据保护的重要条款。
除此之外,2025年《数字技术工业法》还专门设立一章,明确规定了人工智能应用的原则。黄明进先生强调:“这被视为一条基础性的法律通道,为组织和企业在实践中应用人工智能提供指导。然而,为了规避潜在风险,人工智能的应用需要具体的指导和严格的管控。”
阮国雄博士还认为,应优先投入现代化、可扩展且高度安全的信息技术系统,为部署复杂的人工智能应用奠定坚实基础,确保数据始终受到保护。同时,应建立专门的机制和政策,以吸引和留住人工智能、数据科学和网络安全领域的专家,并继续实施培训计划,以提高全体员工的意识和数字技能。
越南银行学院银行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范孟雄副教授、博士也持相同观点,并强调了人力资源的再培训和发展。据此,培训和再培训被视为关键问题。越南各家银行需要借鉴国际经验,设计符合国内实践的路线图,打造一支具备全面数字化能力的人力资源队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