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上午,越南农业与环境部在河内举行《维也纳公约》缔结40周年:从科学到全球行动的2025年国际保护臭氧层日研讨会。该研讨会的主题为“保护臭氧层行动迈向绿色转型:推动政府间合作与公私合作”。
农业与环境部副部长黎公成在会上表示,越南自1994年加入《维也纳公约》和《蒙特利尔议定书》以来,三十多年来在国际社会,特别是《蒙特利尔议定书》多边基金、世界银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及其他发展伙伴的大力支持下,已成功淘汰多种消耗臭氧层物质,按承诺路线图管理并淘汰HCFC、HFC等物质,帮助企业转向气候友好型技术,推动可持续制冷解决方案;越南亦于2023年加入全球制冷承诺。
同时,越南不断完善保护臭氧层的政策和法律,以更有效管理受控物质,把保护臭氧层目标与温室气体排放管理及绿色转型相结合。据国际臭氧秘书处统计,截至2025年8月,越南已累计减少约2.4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排放。根据国家计划,到2045年,越南将直接减少约112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若进一步采取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回收再利用与妥善处置等措施,并推动可持续制冷方案,温室气体排放量将大幅减少,有助于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
《蒙特利尔议定书》多边基金执行委员会主任蒂娜·琼德拉基·比姆皮利(Tina Chondraki Birmpili)表示:“我们已支持越南约90个项目,这些项目将于2026年实施。我们将继续加强合作,共创美好未来。” 农业与环境部气候变化局副局长黎玉俊表示,多年来,越南已同步推进各项措施以控制和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保护臭氧层内容已体现在2020年《环境保护法》和多项法律文件中。近期,政府颁布了第119/2025/NĐ-CP号议定,继续完善法律框架,便利企业和相关方实施。同时,越南还颁布并实施多项关于受控物质安全生产和使用的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
越南保护臭氧层的行动不仅直接有利于臭氧层恢复,还与其他国家目标紧密结合。控制和淘汰相关物质已纳入国家减排路线图,支持落实国家自主贡献(NDC)。技术转型、制冷剂回收与再利用也为越南参与碳信用市场、获取国际金融机制和动员更多资源以推动技术创新创造条件。保护臭氧层行动还与可持续制冷计划相结合,提高能源效率,为全面绿色转型奠定基础,助力越南提升竞争力和国际融入。
研讨会上,与会代表就《蒙特利尔议定书》在越南的落实及其对全球气候目标的贡献、政府间合作与公私合作、遵约支持工具等展开讨论,重点涉及:第三阶段HCFC淘汰管理计划及《基加利修正案》第一阶段HFC削减(SMS-MP项目);受控物质生命周期管理与数字监测工具;可持续制冷资金资源:从试点到大规模实施;企业在受控物质回收、再利用方面的倡议;企业开展受控物质海关申报指南;回收技术与碳信用抵消潜力等内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