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国际研究合作,提升越南在国际学术舞台上的地位

在全球正面临多重挑战的背景下,知识、文化、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转型等领域不断出现新的问题,各国之间加强科学合作、学术交流和相互理解的需求日益迫切。

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院长黎文利博士、教授在会上致辞。(图片来源:越通社)
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院长黎文利博士、教授在会上致辞。(图片来源:越通社)

在全球正面临多重挑战的背景下,知识、文化、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转型等领域不断出现新的问题,各国之间加强科学合作、学术交流和相互理解的需求日益迫切。为实现这一目标,9月26日,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哲学研究所与中国山东社会科学院、山东大学、孔子研究院在河内联合举办了以“越中儒学研究的历史发展与未来前景”为主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

在研讨会开幕式上,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院长黎文利博士、教授表示,本次研讨会是庆祝越中建交75周年和响应“越中人文交流年”的务实活动,有助于为两党、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巩固坚实的社会基础。

在世界动荡的背景下,共同研究、探讨包括儒学在内的思想遗产,是建设和平、合作和可持续未来的必要要求。儒学不仅是各自国家的思想遗产,更是重要的文化纽带,蕴含深厚的人文价值,为塑造各国独特的文化特色发挥了重要作用。

谈到越南阮朝儒学治国模式,越南哲学研究所副教授黎氏兰指出,阮朝儒家治国模式为越南在数字时代构建国家治理模式提供了诸多启示。其最重要的启示是核心的治理理念,即通过集中化管理形成系统性,精简机构,构建完整法律框架。这些价值仍具现实意义,可作为建设高效“数字政府”的指南,依托统一的国家数据平台和自动化行政流程。

269sondong.jpg
山东大学教授沈顺福在会上致辞。(图片来源:越通社)

山东大学教授沈顺福在发言中表示,从“儒家人文主义”到“儒家人道主义”的转变,是现代背景下的必要适应。人道主义不仅强调人是社会的中心,还要求尊重每个个体的尊严、权利和独特价值。这是儒学在当代社会继续发挥作用、为社会发展提供道德与精神指引的重要条件。因此,解决之道在于将传统精华与时代新要求相结合,既保持儒学的人文基础,又拓展至人道主义,以个体为服务目标。

在研讨会上,来自越南和中国的学者、研究机构代表分享了各自在社会科学领域,特别是儒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同时,专家们还就当前儒学研究面临的理论与现实问题展开讨论,以推动研究合作、加强学术联结,提升越南在国际学术舞台上的地位。(完)

来源:越通社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