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上午,《联合国打击网络犯罪公约》(又称《河内公约》)在越南首都河内正式开放签署。此举被视为全球网络空间治理合作的历史性里程碑,标志着国际社会在构建全球网络空间法律秩序方面迈出关键一步。
据中国新华社报道,本次签署仪式以“打击网络犯罪——共担责任——共向未来”为主题,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出席并致辞。约110个国家的领导人、高级代表及多家国际组织负责人参与此次活动。
新华社援引越南国家主席梁强的讲话指出,越南作为东道国主办此次重大国际活动,并成为首个签署《河内公约》的国家,充分体现了越南对法治原则的坚定承诺,展现了其积极履行国际义务、推动构建全球网络空间法治秩序的切实贡献。
报道还指出,越南在推动多边合作中展现出主动、可信赖且负责任的国际形象,也证明其具备举办高规格国际论坛的组织能力。
法新社评论称,《河内公约》是首个旨在促进国际合作、共同打击网络犯罪的全球性法律框架,内容涵盖跨国诈骗、洗钱及有组织网络犯罪等多种形式。
法新社援引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致辞表示,在河内举行的签署仪式是全球应对网络犯罪的“重要里程碑”,同时也是“新的起点”。古特雷斯秘书长指出,复杂的网络诈骗手段每日都在侵害家庭财产、破坏民众生计,对全球经济构成严重威胁,年损失额高达数十亿美元。他强调:“面对这一全球性挑战,国际社会必须团结一致,作出果断回应,此举刻不容缓。”
据路透社报道,《河内公约》是联合国为帮助各国更迅速、更有效应对网络犯罪所采取的“前所未有的一步”。该社援引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官员的说法称,公约在设计上注重保障人权与透明执行,符合国际法原则,有助于增强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网络安全治理的信心。
根据公约规定,《河内公约》将在至少40个国家批准后正式生效。届时,成员国将在网络犯罪调查、司法起诉和跨境数据共享等方面建立更加高效、透明的合作机制,共同推动建设安全、可信、可持续的全球网络空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