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越南生物圈保护区成为全球理想目的地

越南UNESCO国家委员会代表阮南庆透露,越南目前拥有11个经UNESCO认证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总面积超过465万公顷,在东南亚仅次于印度尼西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西义安生物圈保护区(WBR)列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图片来源:越通社)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西义安生物圈保护区(WBR)列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图片来源:越通社)

11月3日,越南“人与生物圈”计划国家委员会与庆和省在该省联合召开2025年越南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总结大会,并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上通过的杭州战略行动计划(2026—2035),制定未来工作方向。

此次会议是越南11个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管委会及相关地方进行经验交流并分享保护区管理及价值提升工作中相关成果的平台。

多样化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越南UNESCO国家委员会代表阮南庆透露,越南目前拥有11个经UNESCO认证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总面积超过465万公顷,在东南亚仅次于印度尼西亚。许多保护区同时获得拉姆萨尔湿地、世界遗产、东盟遗产园区、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保护地绿色名录等国际和地区殊荣。

越南“人与生物圈”计划国家委员会秘书长杨明蓝表示,这11个保护区涵盖森林、海洋、湿地等多样生态系统,拥有许多已列入越南红皮书与世界红色名录的物种。

近年来,在农业与环境部、地方政府及相关机构和组织的大力支持下,这些保护区不仅保育生物多样性,也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提升特色产品价值、支持社区生计,并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贡献。这些保护区同时也是国际间在保护领域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是开展环境研究与实施各类项目的重要基地,并逐渐成为国内外游客向往的颇具魅力目的地。

保护区所在地区居民对自然资源与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也日益增强。在保护区的缓冲区与过渡区,生产方式日趋多元,逐步形成可持续生计、循环经济与绿色经济等模式。

持续提升保护区价值

越南“人与生物圈”计划国家委员会主席阮文贤指出,《杭州战略行动计划(2026—2035)》中明确,将生物圈保护区作为在气候变化和社会挑战背景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愿景的关键。

该《计划》设立了34项具体目标,重点在保护与恢复生态系统、应对气候变化、可持续资源管理、促进性别平等及发挥青年、社区与当地居民的作用。

阮文贤先生强调,凭借全体网络成员的协力与努力,越南将有效落实杭州战略行动计划,增强国家在全球生物圈保护区网络中的地位,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标。

越南农业与环境部代表陈氏金静建议,各生物圈保护区所在地方应继续全面调查、评估环境与资源状况,提出可持续管理、开发使用方案;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保护区作用的认识,并动员社区与企业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支持缓冲区生计、减轻核心区压力。

她还强调,应加强科研、推动关于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的倡议;使生物圈保护区构建成为典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各地需实现筹集资源多元化、提升管理效能,从而彰显越南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所做出的贡献。

凭借各级政府、各部门与全社会在自然资源与生物多样性管理、保护和高效利用方面所采取的切实有效的行动,越南不仅将切实履行其在国际层面对生物圈保护区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承诺,而且也将为全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完)

来源:越通社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