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种植业产品也将贴上“低排放”标签。 这是越南农业与环境部根据第4024/QĐ-BNNM号决定发布的《2025–2035年种植业减排生产方案(展望2050)》中的两个重要目标。
该方案还提出目标:每个省、市至少推广1至2个可复制的低排放种植生产模式;全国范围内将试点至少15个具备碳信用发展潜力的耕作模式,并符合国际标准。这些模式将成为未来扩大可持续生产的实践基础。 种植业将建立至少5套针对主要作物的减排技术方案,方便农民采用环保耕作方法。
同时,将建立种植业排放数据库,并确保与国家温室气体排放登记系统实现同步对接。技术人员和生产者能力培训工作也得到高度重视。 此外,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将编制宣传资料,提高农民的减排意识,普及知识并促进生产行为向低排放方向转变。
到2050年,越南种植业将发展为低排放、生态化、现代化产业,成为国家农业绿色转型的重要支柱。 为有效实施《2025–2035年及2050年愿景种植业减排生产方案》,农业与环境部提出七大重点措施:提升管理能力、推进科技应用、按价值链重组生产、建立数据系统、筹集资金、开展培训与宣传、加强国际合作。
首先是完善制度、政策与管理工具,将减排目标纳入行业规划,同时加强分级管理、监督,并在项目跟踪和评估中应用数字技术。 在科技方面,将研究、标准化并推广低排放耕作技术工具包;推动数字技术、传感器、人工智能应用,并建立示范模式以便在实际中推广。 在生产组织上,将促进价值链对接,结合溯源和碳信用;鼓励合作社为核心,并支持企业投资原料区。
排放数据系统实现从中央到地方的统一建设与运行,并与国家温室气体清单及测量—报告—核查(MRV)系统相衔接。 实施资金来源包括国家预算、私人资本、国际资助及全球气候计划,优先投资于数据、培训、试点模式和技术。
培训与宣传工作将重点普及技术、提升对碳信用的认识,结合职业培训和大众宣传。 最后,种植业将加强在科研、项目建设、经验交流及碳信用市场对接等方面的国际合作,为推动越南农业向低排放、可持续方向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