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胡志明市加工出口和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的消息,新的胡志明市拥有66个加工出口和工业园区,总占地面积超过2.7万公顷。
新的发展空间
合并后,胡志明市成为一座特殊城市,拥有多支柱经济,同时具备国家级金融和商业实力、先进的工业驱动力、海港物流生态系统以及海洋旅游潜力。这种融合能够打造一条从生产、物流、金融到销售和服务的封闭式区域内价值链,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整个区域的竞争力。
胡志明市贸易投资促进中心副主任高氏菲云女士表示,不仅在经济方面拥有优势,新的胡志明市还拥有优越的人口和社会条件,总人口超过1350万,城镇化率达78%。
这将成为越南首个超级都市,凭借其规模和强大的区域连通性,该市将打造充沛的劳动力市场并吸引国际投资。高比例的受过专业训练的劳动力将助力该市进一步向高科技工业、专业服务和创新领域发展。
合并后,胡志明市将成为越南最大的综合性工业经济区。这一构架将打造一个在规模、功能和战略位置上十分多样的工业空间网络。
这种结合不仅提高了基础设施和资源利用效率,而且有助于将工业结构朝着功能专业化和价值链连接的方向重组,为合并后的胡志明市成为一个集成高科技—绿色—智能并在全球供应链上具备竞争力的工业区奠定基础。
胡志明市经济大学UEH.ISB人才学校校长陈河明君副教授、博士强调,在与平阳省(旧)和巴地头顿省(旧)两个主要“工业中心”合并后,新的胡志明市的区域工业结构发生了巨大转变,为构建集成化、多功能、深度工业业生态系统奠定了基础。
合并过程使区域工业结构从分散发展转向多维融合,从广度扩张转向深度发展,从地方导向转向区域价值链对接。这为该市构建智慧、可持续的工业模式,并在新阶段引领全球供应链奠定了基础。
工业空间重构
尽管胡志明市合并后拥有许多优势,但据专家称,合并后的胡志明市也面临诸多重大挑战,例如传统工业区逐渐超负荷运行,区域间互联基础设施仍缺乏同步性,区域协调机制依然分散,尚未满足新的集成发展需求,物流运输系统组织效果欠佳,未能充分利用吉莱港、盖梅—施威港等海港的吞吐能力,工业、交通、住宅规划和数字化转型进程缓慢,阻碍了价值链效率的提升,也影响了战略投资的吸引工作等。
陈河明君副教授、博士称,胡志明市确定了四个战略目标,即扩大高科技工业园区的发展空间,完善与盖梅—施威港集群的区域基础设施连接,在西—西北部开发现代化的中转物流区,以及整合交通、工业和住宅规划。
为实现上述目标,该市需要合适的工业园区互联模式和灵活的体制措施,以提升国际竞争力,并为国家经济增长做出可持续贡献。
据此,该市需要构建多中心工业空间结构模式,整合高科技、生产、物流和海港等功能,并制定智能、绿色、可持续基础设施发展战略。
与此同时,据富布赖特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经济学家杜天英俊先生表示,胡志明市未来的工业发展方向基于五大战略支柱,即根据区域集成价值链重组工业空间,着力提升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工业产业,推进全面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工业,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构建具有协调能力的集成化、灵活、主动的工业体制。
为细化这一目标,胡志明市需要更加注重具有选择性的吸引与工业转型目标相结合的优质投资,发展配套工业,提升本地化能力,并发展基础工业和新兴工业。同时,在优质工业领域推进人才培养和制度建设创新,并通过数字和绿色基础设施提升工业竞争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