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西贡河全长256公里,流经西宁、平阳、胡志明市等地,最后流入东海,在交通、水运、旅游和绿色城市发展方面具有显著自然优势。
自19世纪起,西贡河就拥有繁华商港,曾是印度支那地区75%货物的出口门户,将西贡-嘉定与世界相连。吉莱、新顺等港口船只往来如织,极大促进了商贸发展。
然而多年来,河岸走廊开发缺乏配套性,城镇化快速推进,人口激增带来污染加剧、河道收窄、景观破坏等问题。由于缺乏整体规划,西贡河的潜力长期"沉睡"在城市中心。
近年来,随着城市治理理念的更新和市政府的政治决心,西贡河(近80公里河段)的潜力在河岸规划、滨水基础设施、水上文化活动、连接工程、水路运输等各个角度被唤醒。
市政府已出台水质改善、沿岸棚户区搬迁、堤岸道路建设等计划。根据总理批准的《2021-2030年胡志明市规划及2050年愿景》,将建设全长约78公里,双向4-8车道,连接古芝至芹椰的西贡河沿岸道路。
另外,水上巴士线路的运营满足了居民和游客的出行和欣赏两岸风光的需求。旅游部门推出的水上节庆活动巧妙融合文化体育元素,吸引数十万人次参与,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旅游收入。
西贡河——发展轴,新的增长动力
胡志明市正着力打造以西贡河走廊为核心的滨水城市发展模式。总体规划将其定位为市中心、守德市、第7郡、芽郫县、古芝市乃至整个东南部地区的"景观-经济-生态"复合轴线。
科学博士、建筑师吴越南山认为,为了挖掘和唤醒西贡河的潜力,尽快制定两岸城市规划及与西贡河相结合的交通规划为当务之急。他强调,该市需构建绿色空间和成环成网的公共交通体系,让市民能够方便穿行河道两岸;发展多式联运交通基础设施,实现水陆交通无缝衔接,统筹建设码头、泊位、停车场等配套设施,让民众通过多种交通方式便捷换乘。这将为该市充分挖掘旅游潜力,助推经济增长创造便利条件。
胡志明市房地产协会主席黎黄州认为,充分挖掘西贡河的潜力不应局限于滨河地产,更应聚焦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轴线。夜间经济、水上旅游、内河航运、现代物流码头、滨水文化生态公园等业态将形成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生态系统。
因此,需要统筹规划土地开发与水陆交通建设,以增强区域互联互通、促进旅游经济发展并便利市民出行。在规划管理中,应着重沿西贡河轴线连接平阳省与胡志明市两大发展极,打造一个现代性与生态文化交融的可持续滨水大都市区。
需要具体评估与西贡河密切相关的夜间经济、旅游、物流等经济产业,从而多措并举推动经济增长。同时,在实施滨水基础设施和城市项目时,必须注重保护景观风貌、文化特色与生态平衡。通过这种综合开发模式,西贡河有望成为"城市生命线"和发展新引擎,助力胡志明市突破发展瓶颈,最终蜕变为亚洲最具特色和充满活力的滨水都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