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营部门正日益崛起,成为越南钢铁行业的“新火车头”,在改变生产格局、推进国家工业化与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发挥民营企业“火车头”作用
据越南工贸部工业局的消息,近年来,民营企业积极加大对技术的投资力度,提升产能和经营效率。在2000年前,越南钢铁行业主要依赖越南钢铁总公司,生产技术落后,粗钢年产量仅约10万吨。
随着和发、莲花和越德等民营企业的发展,钢铁行业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些企业建设了现代化、高产能的钢厂,生产出多样化的优质钢铁产品。2024年,和发、台塑(Formosa)与VAS(宜山)三家企业的粗钢产量超过1700万吨,是越南钢铁总公司产量的五倍。
工业局局长陈越和表示,民营企业展现出把握机遇和灵活调整的能力,能够快速适应高标准和严格要求,战胜挑战,特别是在进入挑剔市场时,冲破了贸易壁垒。
不仅提升了产量,民营企业还注重通过投入高品质钢铁、热轧钢和镀层钢等产品的生产技术提高附加值。2023年,莲花在国内镀层钢市场占有率达25.5%,出口占比超过30%,东亚钢铁市场份额达15.5%。目前,越南全部镀层钢由民营企业承担,并销往欧盟、美国和东盟等高端市场。
近日,和发集团与普锐特冶金技术有限公司(Primetals)签署高质量铸钢与轧钢生产线供应合同,年产能50万吨。预计轧钢生产线将在2026年第三季度投产,铸钢生产线将于2026年第四季度投产。
需要政策“护盾”为钢铁行业保驾护航
据工业局的消息,在工贸部制定的《钢铁行业发展战略》中,到2030年,越南钢铁年产量预计达4000至4500万吨,年均增长5%-7%;人均钢铁销售量预计达270至280公斤。
陈越和局长指出,国家需要注重实施贸易救济措施,以保护国内产业免受大规模进口或倾销影响。目前,工贸部已积极实施有关钢铁产品的反倾销税、反补贴税以及救济措施。例如,工贸部近期颁布第914号决定,对原产于中国(最高税率为37.13%)和韩国(最高税率为15.67%)的部分镀层钢产品临时征收反倾销税。
除工贸部外,科学技术部也应提出符合国内产品的科技解决方案。
此外,促进贸易支持、扩大市场、改善投资和营商环境等政策也是发展国内生产所需的重要政策。
为实现钢铁行业可持续稳定发展,工贸部建议国家需要支持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出台更有力的政策,促进钢铁工业发展,朝着现代和可持续方向为工业化事业奠定基础。同时,出台有关土地、基础设施、科技、人力资源培训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钢铁项目落地,冶金产业强劲发展,满足国家工业化与现代化过程的需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