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仅是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工具,更是一种经济机制,帮助企业革新技术、获得绿色资金渠道,并融入全球价值链。
朝可持续方向发展碳市场
专家们认为,越南碳信用市场正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在绿色转型趋势下,许多企业已作出减排承诺并提出碳中和路线图。
对碳信用的巨大需求正是越南发展碳市场的有利条件。在实现COP26承诺、迈向低碳经济的征程中,越南在构建碳信用市场法律框架方面已迈出重要步伐。
三大法律支柱包括:
2020年《环境保护法》:首次在国家环境管理体系中确立碳市场的地位和作用,体现了国家在经济与生态融合发展方面的长远视野;
政府第06/2022/NĐ-CP号法令:规定温室气体减排和保护臭氧层;
政府总理于2025年1月24日签发的第232/QĐ-TTg号决定:批准设立并发展越南碳市场的提案。该提案的总体目标是发展越南碳市场,支持实现国家自主贡献(NDC)中提出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并为减排活动创造新的融资来源。
提案明确:从2025年6月至2028年底试点运行国内碳交易所,并从2029年起正式投入运营。能源、钢铁、水泥、农产品加工和交通运输等支柱产业正逐步参与温室气体排放的测量、报告与核查机制。
许多先行企业积极投资清洁技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主动寻求在区域和全球开展碳信用交易的机会。

构建碳市场须同步制度体系
对越南而言,构建和发展碳信用市场不仅是履行应对气候变化国际承诺的重要措施,还在吸引投资、技术转移和提升经济竞争力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然而,现实中,越南碳信用市场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法律体系尚不完善、技术基础设施不健全、企业能力有限、高素质人才缺乏、企业对碳市场的认知不清、跨部门协调机制不畅等。
政策与发展学院的胡公和博士指出,越南正处于一个战略时点,有机会确立符合低碳经济发展和2050年净零排放承诺的碳市场模式。尽管在法律框架建设方面已有初步成果,但要实现碳信用市场高效、透明、具备国际接轨条件的运行,仍需采取更加具体和有力的行动。
前沿国家的经验表明,成功的关键在于完善而灵活的法律框架,严格的监督与惩罚机制以及私营部门与金融机构的积极参与。
工会大学的邓黄河博士强调,要在越南建立和发展碳市场,必须透明、精准地建立温室气体清单、排放监测系统及MRV系统(测量-报告-核查),并依据行业特性设定减排路线图。
此外,还应与国际市场接轨,参与包括国际碳信用机制在内的全球碳市场机制,推动双边与多边碳交易合作,发展跨境碳信用交易。
尤为重要的是,应实现碳定价政策与绿色转型、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同步协调,并有机结合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循环经济战略、技术创新政策、数字化转型战略与社会保障战略。
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在于强有力地推进绿色金融机制,包括绿色信贷、绿色债券、减排投资基金,以动员国内外资源,共同推进净零排放进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