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贸杂志》Cartimes专栏负责汽车-摩托车领域专家屈世达认为,该政策对市场的影响应从两个阶段加以分析:短期(2025年至2028年)和长期(2028年以后)。
在短期内,生产企业和消费者的行为将出现显著变化。据屈世达分析,汽车和摩托车制造商将加快向电动车(EV)和清洁能源交通工具的转型。与此同时,燃油车经销商可能会通过促销、降价等方式,以加速清库存。电动车销售网络也将进一步向河内、胡志明市等大城市拓展,这些地区将率先严格执行限燃政策。
在消费者方面,市场将出现“观望情绪”,不少人将暂缓购车计划,等待电动车型价格下降或国家出台支持政策。尽管电动摩托车需求将有所增长,但充电基础设施尚不完善、价格较高等因素可能抑制这一趋势的快速扩展。
从远期来看,从2028年(适用于二环路),特别是2030年(适用于三环路)起,向绿色交通工具的转型将更加迅速且全面。屈世达指出,如果制造企业未能及时调整战略、加大对绿色技术的投入,将有可能失去市场份额,甚至被迫退出越南市场;相反,那些在转型中走在前列、积极创新的企业则将有机会跃升为行业引领者。
与此同时,销售体系也将不得不随之转变,重点向电动车倾斜。维修中心、充电站以及售后服务网点等配套设施将日益增多。传统燃油车经销商若无法适应新趋势,可能被迫退出市场或转型为电动车经销。
屈世达认为,城市居民将迅速转向使用电动车,这将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然而,在基础设施尚不完善的农村地区,燃油车仍将持续存在,直至达到使用年限或全国禁令在2040年全面实施。同时,电动公交车、高架轻轨等公共交通工具的需求也将随之增长,有助于减少对私人交通工具的依赖。
从整体来看,屈世达认为,第20号指示将有力推动电动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尽管在短期内,基础设施和财务成本仍将是两大主要挑战。但从长远来看,越南汽车与摩托车行业将明显朝着绿色化方向转型。
在机遇之外,屈世达还指出了三大转型挑战:首先是充电站等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尚无法满足现实使用需求;其次是电动车电池的回收与处理问题,这不仅是技术难题,也带来环境隐患,而越南尚未建立完善的应对体系;第三是电动车价格仍高于燃油车,尤其对中低收入群体而言,转换成本依然较高。
为支持绿色交通转型,越南政府已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对电动车及零部件实施进口税、特别消费税和增值税的免减政策;对购车者直接补贴;为运输企业提供优惠信贷,鼓励其更新车队等。这些政策若能同步推进,将有助于降低财务门槛,增强消费者信心,特别是惠及中低收入群体。
屈世达特别指出,随着禁令逐步落地,燃油车的大量退役也将成为一项必须应对的问题。预计在河内等率先执行第20号指示的城市,传统燃油车将出现“加速退场潮”。类似于VinFast推出的“以油换电”计划,将成为推动电动车消费、处理旧车库存的有效路径。
然而,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这些退役车辆将何去何从?预测,旧车处理将主要有四个方向:一是转移至尚未实施禁令的地区,如一环路以外的区域或其他省市;二是进入二手市场,供国内或出口至老挝、柬埔寨等邻国使用;三是报废回收,提取有用零部件与材料;四是转变使用功能,例如在工业园区内部作为货运、通勤等专用车辆,直至达到使用年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