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浸润岁月的朴素木版雕刻,在东湖村艺人巧手之下,化为“民族色彩在纸上绽放”的艺术珍品,构成了一项独特而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遗产——东湖民间画。
东湖民间画采用完全手工制作工艺,原材料取自大自然,例如传统纸张、由矿物朱砂研磨而成的红色、由炭灰制成的黑色,以及由靛蓝植物提炼而成的蓝色等。正因为此,东湖民间画不仅被视为艺术作品,更被誉为越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活方式的“宣言”。
2013年,东湖民间画制作技艺被越南政府公认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优秀艺人阮氏鹰女士介绍,每一幅东湖民间画都是一个朴素却深刻的故事,反映出生活的美、节日的热闹、信仰的内涵以及人们对吉祥、财富、富足与太平的美好愿望,因此常被民众在春节期间悬挂,以寄托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在1944年之前的鼎盛时期,东湖村共有17个家族参与画作制作。如今,仅剩下三个家族仍然传承祖辈技艺,约有30人直接从事画作创作。
近年来,北宁省积极采取切实行动,致力于保护、传承和弘扬这一独特的民间传统艺术形式。该省重视培养青年艺人接班人,鼓励并支持艺人对传统画作进行创新创作,同时加大对东湖民间画的宣传推广力度。
自2023年起,北宁省正式落成并启用东湖民间画保护中心;同时组织免费旅游线路,让游客深入体验东湖民间画的创作空间。在多次接待国内贵宾及国际外交代表团的活动中,东湖民间画有幸被选为国家礼品。在国内外各类展览与文化活动中,东湖民间画制作体验项目与官贺民歌一道,始终是连接游客与国际友人、感受越南独特民间艺术的重要亮点。
北宁省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黎春利表示,东湖民间画正面临诸多挑战,其中包括濒临失传的风险。因此,北宁省已早早启动并同步推进多项保护和弘扬活动,力求将东湖民间画这一文化遗产推向公众、走向国际。
北宁省积极与相关单位协作,将东湖民间画推广至法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多个国家,广受当地公众欢迎并收获积极反馈。同时,北宁省还与文化体育与旅游部的专业机构密切配合,完成相关报告样本和申报材料,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将东湖民间画制作技艺列入《人类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北宁文化精粹——东湖色彩”活动中,巴勒斯坦驻越南特命全权大使、驻越外交使团团长萨阿迪·萨拉玛(Saadi Salama)先生表示:我高度评价北宁省在保护、传承与发展文化方面所作出的努力。
北宁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省份,尤其在与各国外交机构开展合作、推广本省形象与文化价值方面表现突出,其中包括向国际游客推广东湖民间画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
东湖民间画是越南引以为傲的文化瑰宝,理应得到精心保护。我坚决支持将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5年人类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保护和弘扬东湖民间画,不仅是守护一项独特的艺术形式,更是在搭建一座连接遗产与公众之间的桥梁,使海内外大众,特别是年轻一代,能够理解、热爱并传承民族的传统价值,让这些瑰宝不断焕发光彩,走得更远、飞得更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