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俄都族同胞的文化习俗与信仰特色

越南文化体育与旅游部近日颁布第2192号决定(2192/QĐ-BVHTTDL),将“义安省娥眉乡俄都(Ơ Đu)族的年初雷鸣仪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一仪式已有近百年历史,是俄都族最重要的传统节庆之一,包含许多富有民族独特文化的礼俗。这样,义安省已有1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俄都族新年第一声雷鸣迎接仪式。(图片来源:越通社)
俄都族新年第一声雷鸣迎接仪式。(图片来源:越通社)

越南文化体育与旅游部近日颁布第2192号决定(2192/QĐ-BVHTTDL),将“义安省娥眉乡俄都(Ơ Đu)族的年初雷鸣仪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一仪式已有近百年历史,是俄都族最重要的传统节庆之一,包含许多富有民族独特文化的礼俗。这样,义安省已有1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俄梅乡文门(Văng Môn)村的长者罗文强(Lo Văn Cường)透露,在俄都族人的观念中,初雷象征着旧年结束、新年开始。他们举行“新年初雷仪式”,祈愿村寨平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人安康。仪式通常在村中心举行,持续2至3天,吸引众多村民参与。

罗文强先生分享说,早年俄都族生活在森林深处,与外界隔绝,没有日历,因此无法确定新年何时到来。于是,俄都族祖先们便以第一个雷声作为新年的标志,并形成代代相传的传统。

目前,俄都族是全国五个最少人口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义安省俄梅乡文门村,共有100多户、人口总数近350人。在政府的关心与支持下,近年来俄都族群众的文化生活水平和公共文化设施有了显著改善。值得一提的是,俄都族人始终有意识地保护和弘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与信仰特色。

截至目前,义安省共有1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义静喻唱民歌”(Ví, Giặm Nghệ Tĩnh)于2012年被列入国家级名录,并于2014年11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认定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这些遗产在历史、文化和艺术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不仅丰富了义安的传统文化宝藏,也展现出地方文化的多样性与独特性,从而为有效保护与弘扬当地各民族独特文化的价值并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完)

来源:越通社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