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现代化工业杠杆赋能经济增长

在合并重组后发展空间得以拓展的背景下,“超级都市”胡志明市正站在工业发展全新阶段的门槛上,最大限度释放潜力,打造全国领先的增长极,并迈向区域发展新高地。

胡志明市新平工业区。(图片来源:人民军队报)
胡志明市新平工业区。(图片来源:人民军队报)

在合并重组后发展空间得以拓展的背景下,“超级都市”胡志明市正站在工业发展全新阶段的门槛上,最大限度释放潜力,打造全国领先的增长极,并迈向区域发展新高地。

长海集团股份公司(THACO)在前平阳省投建的占地786公顷、投资总额逾75万越盾(折合人民币235.5亿元)的机械工业园区建设项目预计在2025年8月内动工兴建。这被视为胡志明市,乃至整个南部地区最大的机械工业重点项目之一,面向打造大型制造中心,为推动辅助工业“链”式发展发挥 “跳板”作用。项目力争于2026年9月初实现一期投产,创造超过3万个就业岗位,其中约1万个为高技能人才。

长海工业集团(Thaco Industries)总经理杜明心表示,THACO期望打造一个国家机械制造中心,成为吸引国内外辅助企业的“磁铁”,助力提升本地化率,减少对进口的依赖。根据规划,机械专业工业园将按照新一代模式发展,秉持“绿色-智能-可持续”理念,融合自动化技术,打造数字运营平台,应用人工智能(AI),并形成闭环循环生态系统。

这是在胡志明市进入大转型阶段,特别是在两个重点工业地区——平阳省和巴地头顿省之后即将开展的众多大型项目之一。充分挖掘胡志明市地区工业潜力变得尤为迫切。据此,合并前的胡志明市在创新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平阳省专门制造加工,巴地头顿省则发展能源和海运物流。食品、电子、机械、石化等多元产业为引进有意利用完整生态系统的外商直接投资(FDI)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地合并后打造了一个涵盖开采、加工、制造、建设等领域的工业中心,规模近930万亿越盾(折合人民币2920亿元),占全国工业价值的25.52%以上(截至2024年)。胡志明市各出口加工区和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Hepza)副主任陈越河表示,合并后的胡志明市拥有66个出口加工区和工业园区,总占地面积超过2.7万公顷。据到2050年的规划,胡志明市将拥有105个出口加工区和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超过4.9万公顷,成为国家领先的工业中心。

合并后的胡志明市规模扩大成人口接近1400万的都市;同时,继续巩固其作为全国领先的经济-工业-商业中心的地位。据工商部领导表示,胡志明市将继续聚焦推动工业现代化、绿色且可持续发展,优先高科技、辅助工业及数字化转型等。

针对重构发展格局的要求,胡志明市工商厅确定了五大重点解决方案,以制定新发展空间内工业规划。具体的是,加强工业、物流和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建设专业工业园区、科技园区和大型综合物流园区,推广绿色能源的使用等。此外,推动技术创新、数字化转型和自动化,加大高科技含量的工业产品开发力度并与智慧城市建设、绿色转型和全面数字化相结合。重点招商引资并提升辅助工业发展水平,出台新材料和战略零部件投资优惠政策,推动本地化生产。与此同时,培养高技术人才,促进企业与培训中心的连接,建立智能工业和物流技能网络。把绿色工业和循环经济发展置于优先地位,支持废物处理技术创新,减少碳排放等。(完)

来源:越通社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