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港口系统作为物流行业的支柱,正持续朝着智能化、可持续化方向推进现代化建设,旨在顺应全球“绿色化”发展趋势,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
在越南不断加深融入全球经济、数字化转型浪潮加速席卷世界的背景下,胡志明市各大港口更不能置身事外。深知自身在物流链中所处“枢纽节点”的重要地位,许多港口正主动加大对科技基础设施的投入,部署专业软件系统,以优化作业流程、缩短通关时间、提升运行效能。
带来卓越成效
新港物流股份公司(西贡新港总公司成员单位)副总经理黄飞上校表示,为了提升经营效率并更好地服务客户,自2024年5月起,公司已在新港吉莱港C门正式启用自动门禁系统(Autogate)。这是西贡新港系统中首个应用Autogate技术,对仓储区域的散货收发作业人员与车辆实施智能化出入管理的港口。
Autogate系统集成光学字符识别(OCR)、人脸识别(Facematch)等多项先进技术,可高精度自动提取司机身份信息和车牌号码,识别准确率几乎达100%。借助该系统,司机无需像过去那样下车手动登记。此外,Autogate还支持司机自主安排提货时间,无需出示提货单即可完成进出登记,有效节省排队等候时间,缓解港口及周边区域交通拥堵。在部署Autogate系统之前,西贡新港总公司旗下各成员单位已积极投资开发并应用多种软件和自动化解决方案。
不仅是西贡新港系统,胡志明市的其他港口也在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早在2019年,SP-ITC国际集装箱港就已启用由越南自主研发的VTOS港口管理软件,取代原本在高峰时段频繁出现故障的旧系统。VTOS系统上线后,不仅实现了港口作业流程的100%数字化,还可稳定对接海关的电子通关系统。掌握核心技术也有助于SP-ITC逐步减少对成本高昂的国外软件的依赖。
与此同时,SP-ITC还建设了“Vietnam Smarthub Logistics”(VSL)技术生态系统——一个基于云计算的平台,实时连接港口、船运公司、进出口企业和银行等相关方,实现港口及物流服务的在线处理。借助VSL平台,客户可以全流程在线办理各项手续,不仅节省时间和成本,还减少面对面接触,特别是在新冠疫情期间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了实现作业协同与运营优化,西贡港股份公司还与国内科技企业合作,研发集成型解决方案SGP-TOS(包括VTOS、GTOS和VSL模块)。该系统在试运行阶段取得良好效果,并于2023年底至2024年初正式部署于新顺港和协福港,取代自2006年起使用的CATOS旧系统。SGP-TOS系统与VSL平台打通后,使港口能够集中统一管理集装箱及件杂货作业,同时为客户提供仓储服务申请、电子支付、数据查询等多项在线服务功能。
仍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
尽管已取得不少积极成果,但胡志明市港口在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运营的过程中仍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
越南物流研究与发展院(VLI)研究小组指出,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是各港口之间的软件系统缺乏连接与互通。各单位各自使用不同的软件平台,例如西贡新港的系统与SP-ITC及其他港口存在显著差异,导致数据整合受阻,也推高了客户在系统兼容性方面的成本。为解决这一问题,亟需由统一的主管机构制定通用数据标准,推动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同步化建设,为实现系统间互联互通创造有利条件。
此外,数字化转型所需的投资成本亦不容小觑,尤其是对中小型港口而言更具挑战性。建设或采购一套现代化港口管理系统可能耗资数百万美元。企业普遍担忧,高额投入在短期内难以看到实际成效,而系统的维护与升级又需依赖具备较高专业素养和持续更新知识的技术人才。
另一个挑战是如何配备符合数字技术要求的人力资源。传统港口运营模式长期依赖大量普通劳动力,如今正逐步转向数字化管理。然而,许多港口目前缺乏具备信息技术知识的人员来操作新系统。对现有员工进行再培训,以及吸引高素质的信息技术人才,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尤其是在其他行业薪资水平普遍高于港口行业的情况下,这一问题更显突出。
此外,港口数字化运营还必须与海关电子系统、船公司和物流企业等外部系统实现有效连接。在实施初期,SP-ITC港口曾因原有软件无法满足越南海关总局的对接要求而遇到阻碍。因此,为了确保各系统顺畅运行,港口、技术合作方及相关单位需建立紧密协作机制,并在数据标准和系统集成流程方面达成统一。如若无法实现系统间的协调对接,相关单位将不得不同时维持纸质与电子流程并行,势必削弱数字化转型的整体成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