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平山脚下蕴藏巨大潜力的热土

浪平山脚下这片土地,原属林同省原洛阳县,是格贺族原住少数民族聚居较多的地区。

浪平—大叻被誉为林同省的“玫瑰之都”。
浪平—大叻被誉为林同省的“玫瑰之都”。

自2025年7月1日起,该地区在合并原洛阳县的洛阳镇、腊乡和大叻市第七坊的基础上,设立为浪平大叻坊,形成了一个广阔而充满潜力的新发展空间。

浪平—大叻坊自然面积超过322平方公里,人口超过4万人,其中近25%为少数民族同胞。该地区幅员辽阔,自然与社会条件多样,森林覆盖率居全国前列,具备发展林业经济、高科技农业和生态旅游与本地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融合发展的有利条件。

浪平—大叻坊党委书记陈氏祝琼表示,合并这片富有传奇色彩的浪平山脚下区域与大叻相邻的城区,为浪平坊打开了一个充满发展潜力的新空间。这是一个重要机遇,使浪平坊能够充分发挥合并地区的综合优势,推进更加现代化的发展规划,推动城市化进程与提升民众生活质量相结合,并为全省的整体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浪平—大叻坊被评为发展高科技农业的优势地区,拥有众多应用物联网技术的农场,开展水培、气培、基质种植等蔬菜种植方式,在基质上种植无公害草莓,以及多个高科技花卉种植基地。近年来,众多企业纷纷前来这一气候温和、土壤肥沃的地区投资发展高科技农业。这里也是著名的阿拉比卡特色咖啡产区,已逐步建立起多个可持续发展的咖啡生产合作组织。

浪平—大叻坊还被誉为林同省的“玫瑰之都”,玫瑰种植面积超过720公顷,年均产量约为每公顷120万枝,年均收入达到每公顷18亿至20亿越盾。这也是本地农户经济效益最为显著的作物之一。其中,不少少数民族家庭已调整种植结构,投入高科技玫瑰种植,获得了可观的收益。

浪平—大叻坊也是一个极具旅游发展潜力和优势的地区。在探索这片高原秘境的旅途中,游客很难忽略以传奇故事闻名的同名浪平山旅游区。此外,还有多个知名景点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如金谷、古林村、浪平乐园、萌宠农场、西原生物研究院分院、恐龙热带花园、蘑菇村等。

同时,游客还能在多个锣钲文化交流点,深入了解格贺族原住民的传统文化,沉浸于其独特的锣钲节奏、民歌与民族舞蹈之中。

在明确本地潜力与优势的基础上,浪平—大叻坊提出以提升竞争力、吸引投资、推动创新与数字化转型为核心的突破方向;大力推进行政改革,建设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发挥私营经济的引擎作用,支持发展以农业经济和旅游服务为特色的初创企业与新型合作社。

该坊还注重同步发展交通、商业、旅游、数字和高科技农业基础设施,完善城市标准体系,向生态城市迈进,为吸引投资与提升民众生活质量夯实基础。

陈氏祝琼女士表示,浪平—大叻坊据坊明确以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为导向,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并转向以高效益为核心的发展模式,依托高新技术、数字化转型和高附加值产业驱动增长。

同时,坊还致力于推动旅游业发展,深度融合民族文化特色、传统手工艺村落与浪平山景观资源,打造高品质、区域联动性强的旅游服务生态体系。(完)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