岘港——数字治理先锋城市
越南政府总理签发了第1236号决定,批准近期至2025、远期展望至2030年的国家区块链技术应用与发展战略,为包括岘港在内的地方建设自主区块链生态系统、发展数字资产和土地链上管理等新领域提供法律依据。
岘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中心主任阮怀想表示,区块链应用不仅提升数据管理的透明度与安全性,还为公共服务管理提供新思路。要实现这一目标,岘港需要具体的试点模式,其中一种有效方式是采用“监管沙盒”(sandbox)机制。
岘港市科技局副局长黎山峰表示,数字化转型不仅是趋势,更是推动经济增长、政府现代化和提升民众生活质量的重要动力。目前,岘港市的全流程在线办件率接近60%,约50%的成年人拥有数字公民账户,加上智慧运营中心(IOC)的强力支撑,岘港在数字平台上实现了高效的政府运营。
发展数字经济,强化区域联动
信息技术产业继续是岘港市五大支柱产业之一。2024年,该产业实现营业收入39.88万亿越盾;共有2556家数字技术企业,平均每千人拥有2.35家企业,几乎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信息技术从业人员约5.7万人,占全市劳动人口的7.7%(全国平均为2.7%)。
岘港市人民委员会副主席胡光宝表示,2023年数字经济对岘港市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20.96%(全国平均为16.5%),2024年为22%(全国平均为18.3%)。到2030年,岘港市力争使数字经济规模占全市生产总值35%至40%(第57号决议目标为30%)。
岘港市以科技与创新为基础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将数字技术融入各行业领域,带动模式创新,提升增长质量与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向数字化转型。当地数字技术企业快速发展,逐步掌握核心技术,打造“岘港制造”的基础平台与应用产品。
CMC网络安全公司总经理陈国政认为,岘港市正依托高质量人力资源优势发展数字经济,如芯片制造、数据中心建设等,将数据转化为数字资产。岘港市正迈向建设基于数字平台的智慧城市,目标成为数字金融中心。
通过培训、数字平台连接与企业、生产单位、电商平台间的合作模式,岘港市已初步形成数字商业生态系统,助力该市及其他地方深入接轨并逐步参与国际市场。
越南工贸部电子商务与数字经济局局长黎黄莺表示,岘港市在数字商业和区域联动方面是全国先行城市,其在数字化转型中的主动性为可持续数字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强化了与各地的联动性。
为落实第57号决议,岘港市设定了51项目标与指标,包括到2050年使数字经济占该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不低于60%(第57号决议的目标为50%);至少打造3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企业(全国目标为10家);吸引至少1家全球领先科技组织或企业在岘港设立总部、投资研发与生产。由此,岘港市的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等领域将实现稳步发展,政府可通过数字平台进行管理、服务与交易,成为越南乃至东南亚地区的数字科技与创新中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