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来,国家银行为各家银行设定的信贷额度(room)一直是控制通货膨胀、稳定汇率和调节货币供应的重要工具之一。该机制本质上是一种由监管机构根据各信用机构的资本实力、资产质量及其合规状况,所分配的信贷市场份额。然而,持续实行信贷额度机制正日益暴露出诸多限制。
诸多疑虑仍存在
在进一步说明上述机制存在的问题时,越南国家银行货币政策司原副司长阮秀英表示,该机制不仅扭曲了市场竞争环境,还给客户带来不小困难。他举例指出,在一些短期贷款(3至6个月)到期需续贷时,银行却突然通知信贷额度已用尽,导致企业陷入被动,难以及时筹措资金。
阮秀英先生还指出,一些银行将信贷额度的分配视为“划分市场份额”,因此缺乏吸引客户的竞争意愿,也缺乏降低利率的动力。这也解释了为何国家银行持续向市场投放大量资金,但贷款利率却迟迟不降。原因在于,市场份额既已被划分完毕,银行便无须通过降价来争夺客户。
他认为,一旦取消信贷额度机制,竞争机制将被激活,从而为经济带来新的活力和效益。此外,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低于系统平均水平,若要维持市场份额,它们将不得不提升自身竞争力。
越南外贸银行证劵投资基金管理公司(VCBF)研究与分析总监阮黄灵对上述观点表示完全认同,并补充了市场层面的看法。他表示,取消信贷额度将使越南市场更加透明,运作更符合市场规律。
阮黄灵先生表示:“这将增强投资者,尤其是外国投资者的信心。对于那些资本实力雄厚、风险管理良好、客户基础优质的银行来说,取消信贷额度限制将为其发展打开更广阔的空间。在当前多家银行计划增资的背景下,这一因素尤为关键”。
然而,阮先生也提醒指出,在越南银行体系的集中性风险仍处于高位的背景下,若缺乏足够有力的替代调控工具,信贷资金可能会出现误导流向,涌入房地产、证券等投机性的“后院”,而非真正流向生产和实业领域。
“这一走势可能推高资产价格,进而带来通胀风险。事实上,大多数经济危机往往源于金融和房地产市场”,阮先生如是警告。
何武碧云专家就担忧方面进一步分析时指出,越南曾经历过类似教训。2009—2010年期间,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越南推出了总额达143万亿越盾的经济刺激计划,并实施年利率仅为4%的优惠贷款政策。其后果是,2009年信贷激增超过37%,导致2011年通胀飙升至18.6%。房地产和证券市场迅速升温,随后又迅速崩盘。不少企业陷入债务泥潭,资本成本骤然反转,迫使国家银行收紧信贷并启动全行业重组。
何女士还指出,当前的现实情况显示,银行的表内不良贷款率已突破4%。若将第二类贷款以及已出售给越南信用机构资产管理有限公司(VAMC)的坏账计算在内,实际比例可能高达7%至8%。与此同时,企业融资仍面临重重困难,其反映出一个令人担忧的现实:信贷质量与信贷总量的增长尚未匹配。

以质量为导向的增长
面对专家提出的诸多担忧,越南金融租赁协会秘书长范春槐表示,除了信贷额度之外,越南国家银行还有多项调控工具。范春槐先生认为,凭借国家银行在技术层面的调控能力,取消信贷额度完全可以加以掌控,没必要过度担忧。
据范春槐先生介绍,自2010年以来,越南信贷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不仅未下降,而持续上升,目前已达到134%,这一水平被多个机构视为值得警惕的风险信号。然而,他指出,对信贷与GDP比例的风险评估应结合各国具体经济背景来看,例如在中国,该比例甚至高达200%。
近日,越南国家银行2025年6月30日颁布了第14/2025/TT-NHNN号通知,明确规定了对各家商业银行及驻外国银行分行的资本充足率标准。根据该通知,信贷机构须维持三项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包括: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不低于4.5%,一级资本充足率不低于6%,总资本充足率最低为8%。
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银行(Agribank)信贷政策部副主任阮光玉表示,新规将迫使各家银行加快重组进程,提升治理能力,并强化财务实力,其中包括增资扩股。此外,为满足风险权重的相关要求,不排除部分银行将不得不收缩在高风险领域的信贷投放。这一举措被视为引导银行体系逐步接轨国际标准,特别是巴塞尔协议Ⅲ的重要一步。
此外,2018年第13号通知(13/2018/TT-NHNN)仍要求商业银行建立并维持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以确保业务运作安全稳健。该体系须全面管控关键风险,包括信贷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及操作风险。
这表明,越南国家银行正逐步谨慎且有条不紊地推进信贷管理方案,朝着信贷取消信贷额度限制的方向发展。然而,专家指出,各信贷机构也需主动审查并重新评估内部标准体系,同时对照最新规定,明确自身的实际地位和能力。
越南银行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阮国雄表示,综合来看,关键不在于信贷增长了多少百分比,而在于资金的合理分配。如果资金未能流向正确的领域,未能为经济创造实质价值,那么16%或20%的增长都将失去意义。
越南资本金融基金(VCBF)的一项研究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流入房地产领域的信贷增长高达7.5%,是整个系统信贷增长速度的一倍。VCBF代表从投资者角度表达了担忧,指出工业生产等优先获取资金的行业仍面临融资困难,而资金却过度集中流向投机渠道,尤其是房地产企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