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体制突破,促进科技与创新发展

在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科学、技术与创新日益凸显为发展的核心动力。越南虽已出台多项重要主张与政策,但从战略到实践仍存在较大差距。当务之急是实现制度性突破,消除投资障碍,建立灵活法律框架,并选择战略性技术,以提升国家地位。

附图。
附图。

完善体制机制以吸引科技投资

越南国家与法律研究院的黄金娟博士指出,完善体制是促使科学、技术与创新成为可持续发展动力的先决条件。尽管民营部门对经济增长作用日益突出,但在研发方面的投入仍有限,原因在于体制与政策存在不足。现行涉及科技、知识产权、投资的法律缺乏统一性;金融工具未能充分发挥作用;企业设立的科技发展基金累计超35万亿越盾,但实际使用率仅约60%。此外,税收、信贷、土地等优惠政策的吸引力不足,特别是对于中小企业。

为解决这一问题,要全面审视并修订相关法律,使其透明、简明,防止形成利益集团;优化金融机制,制定明确易行的优惠政策,建立企业信心;简化资金与土地获取程序,强化信贷支持。同时,应建设国家创新生态系统,强化研究院、大学与企业之间的协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提升附加值。唯有在法律环境完善、金融机制开放、生态体系健全的条件下,民营部门才能真正发挥引擎作用。这就是助力越南在新纪元中提升竞争能力的重要基础。

法律创新与战略技术发展

越南国家与法律研究院的阮秋容强调,应革新法律思维,引入“沙盒”机制,在监管框架内允许企业试验新技术、新产品与服务,从而在控制风险的同时鼓励创新。若能广泛应用于人工智能、区块链、生物技术、清洁能源等领域,“沙盒”有望转化为国家竞争优势。

越南世界与经济研究院范何辉玉认为,必须大力投入战略性技术。全球正从低成本劳动力竞争转向核心技术竞争。其中,人工智能、半导体、5G/6G、生物技术、可再生能源、网络安全已成为新的“战场”,只有掌握关键技术的国家才能脱颖而出。越南需要集中资源于若干适合的发展技术,制定涵盖半导体、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和清洁能源等重点领域的国家发展规划;同时出台突破性政策以吸引人才,赋予科研机构、大学与科技集团更大自主权。建立透明灵活的国家战略科技投资基金,将成为推动重大项目的“杠杆”。

战略性技术的发展不仅着眼于经济增长,更关乎国家安全、数字主权和越南国际地位的提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同时把握两个支柱:

一是构建灵活、现代的法律框架;

二是集中资源发展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当体制成为动力、战略性技术成为尖端,创新将汇聚成内生力量,推动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这正是第57-NQ/TW决议所贯穿的精神,即把科学、技术和创新视为主导性动力,助力实现到2045年将越南建设成为高收入发达国家的目标。(完)

来源:越通社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