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共享推动大河可持续发展经验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武汉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以“大河文明——全球水安全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5“大河对话”9月25日至27日在中国湖北省武汉市举行。这是武汉市继2016年、2018年后第三次举办该活动。

外国专家发言。
外国专家发言。

国际组织官员、世界流域机构专家、水博物馆联盟代表等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多位国际专家,以及国内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学者约200位代表出席,共同探讨流域治理、水环境保护等议题,推动大河流域文明互鉴、水资源安全与合作治理。

中共湖北省委书记王忠林26日上午在开幕式致辞时表示,举办“大河对话”,旨在汇聚全球智力资源,应对全球共同挑战,为世界各国江河治理、文明发展提供实践方案。

a01-p2390780-1.jpg
中共湖北省委书记王忠林致开幕词。

新华社社长傅华在开幕式上发布《碧水奔腾万里情——新时代长江治理的成就启示与世界意义》智库研究成果。据此,很多国家都有自己的大江大河。江河在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多样性和跨界性,单一国家或地区往往难以独自应对。报告突出强调安全、和谐、人民、经济、联系五个要素。其中,安全为全球大江大河治理提供新样板;和谐为全球绿色转型发展注入新动力;人民为人类生活创造新范式;经济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提供新参考;联系为世界江河文明交融作出新贡献。

a03-p2390854-1.jpg
新华社社长傅华发布智库研究成果《碧水奔腾万里情——新时代长江治理的成就启示与世界意义》智库报告。

在2025“大河对话”框架内,与会代表还出席“数智时代大河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的大河文明表达”两个平行论坛和“大河文明的生态保护:案例分享与经验借鉴”高级别圆桌会议,开展流域共话,促进长江和全球大河流域的文化交流、文明交融,助力世界大河流域城市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完)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