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后,广义省拥有从西原高山地区延伸至容橘深水港的广阔发展空间和优势资源。东西经济走廊连接容橘经济区、布依国际口岸以及老挝、柬埔寨,旨在形成海洋与森林经济区,推动国际贸易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凭借橡胶、咖啡、夏威夷果、药材、玉玲参等优势工业作物,该省西部山区具有发展农业和可持续商品生产的巨大潜力。
山的潜力 海的优势
Ia Đal 边境乡是大型橡胶种植集中区,总面积达21810公顷。全乡近1万公顷橡胶由越南橡胶工业集团、第15兵团及多家投资者开发利用。年产量约2万吨乳胶,这一主导作物为当地带来可观收入,同时解决了大量就业问题,每名工人的月均收入在700万至1200万越盾之间。
Ia Đal 乡党委书记阿谦表示,除橡胶这一主导作物外,当地还吸引了多个高新农业项目投资,如年出栏4万头肉牛养殖场、20万头生猪养殖场、高新农业生产区以及数百公顷原料林种植。
此外,当地近60个农场和养殖户已采用先进养殖方法,打开了以大规模原料区为依托发展农产品出口的广阔前景。
未来几年,西部山区各乡将逐步形成集中药材种植区,其中玉玲参种植面积约4500公顷,其它药材种植面积约1万公顷。该原料区将与生产、深加工紧密结合,旨在创造更多种类丰富的药材产品,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
芒日(Măng Ri)乡党委书记武士钟表示,当地正在扩大玉玲参及其他药材在居民社区的种植面积,鼓励群众参与生产链条,以实现产品多样化并面向出口。
如果说该省西部是工业作物和药材原料区,那么东部则是贸易往来的“门户”,依托同步完善的交通体系、深水港口以及大型加工厂,展现出独特优势。
从国道1A到容橘深水港的同步交通体系,使东部经济区和工业区成为重要出海口,有力支撑西部山区原料区拓展经济发展空间。东部拥有8个工业园区,总面积超过8000公顷。规模达45000公顷的容橘经济区正逐步形成以药材、农产品生产加工为主的产业集群和工厂,充分利用来自西部原料区的优势资源。
新的广义省拥有更为雄厚的资源力量,推动工业、农业、药材、海洋经济和物流等重点产业发展,为投资者带来广阔机遇。高原高科技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青勇表示:“西部原料区通过交通体系和深水港与东部相连,将帮助投资者更好发挥优势,降低生产成本。”
东西走廊的互通与发展远景
2021-2030年总体规划、至2050年的远景展望指出,原广义省与原昆嵩省的发展定位是将东西经济走廊作为推动经济、文化和旅游的重要引擎,连接东海与西原、老挝南部及泰国东北部。这一愿景随着广义—昆嵩高速公路被纳入国家公路网规划而愈发清晰,进一步强化了区域互联互通。
这一战略性通道的发展,将助力新广义省在沿海、山区、边境和海岛之间实现协调发展。这是推动广义成为区域经济中心与贸易枢纽的坚实基础。进入新时代,广义着力发展石化、冶金、机械及配套产业。
同时,广义省优先吸引电子、人工智能、生物、半导体和能源等产业投资;推动农林渔产品加工工业与大规模、集中化原料区相结合;完善水利、堤坝等基础设施,助力农业生产。
依托这一经济走廊,当地大力发展跨区域旅游,将李山特别区打造为海岛旅游中心,将黑笋旅游区建设成为生态与休闲度假中心。
广义推动容橘经济区、布依口岸经济区与朱莱开放经济区的互联,形成区域乃至全国的重要工业中心。
布依乡党委书记丁高强表示,该乡地处战略交通要道,区位和基础设施优势明显,拥有国道14C、国道40号和胡志明大道等干线,毗邻越南、老挝和柬埔寨三国交界地带,有利于开展国际贸易和区域合作,融入东西经济走廊。从口岸区域出发,货物可便捷运输至广义的容橘深水港以及岘港的朱莱港,运输成本具有竞争力。
广义省凭借战略性的地理位置、区域联通、多样化的生态与经济格局、更大的行政规模和资源,将迎来新的发展动力和广阔空间,具备培育重点产业的巨大潜力。
该省优先投资战略性基础设施和区域联通,加快推进广义—崑嵩高速公路等重点交通项目的建设,升级改造24号国道,提升琼圻港地位,以更好地服务生产、物流和出口。
同时,规划建设黑笋机场、李山机场以及连接西原地区的高速公路,以进一步加强国际与区域内部的互联互通。由此,拓展经济区,提升各工业园区入驻率,吸引更多投资,充分释放新发展空间的优势。
广义省省委副书记、省人民委员会主席阮黄江强调,广义省将凭借战略性地理位置、区域联通优势、多样的生态与经济体系、更大的行政规模和资源禀赋,获得新的发展动力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具备发展重点产业的巨大潜力。地方政府正大力加强与东西经济走廊各省的合作,利用容橘港港推动物流专业化,吸引全球供应链中的国际企业前来投资。
该省特别重视对玉玲参、农产品及可再生能源的深加工,目标是提升产品附加值,构建跨省生产链;同时优先发展高新农业和中药材产业,重点是将玉玲参种植面积扩大至6000公顷,并建设深加工工厂,以提高价值,助力可持续脱贫。(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