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目前这一市场仍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亟需加以完善、调整和补充,以便让民众和企业能够更便捷地获取并利用清洁能源。
各地方和企业高度关注
胡志明市工贸局能源管理处副处长陈明化表示,作为全国最大的城市,胡志明市在居民生活、生产和商业活动中的用电需求极为庞大。凭借这一潜力,未来阶段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年均增长率有望达到20%以上。胡志明市正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以逐步替代化石能源。其中,重点推进垃圾发电、生物质能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等项目。此外,近海和海上风电项目也备受关注。凭借庞大的企业数量,屋顶太阳能发电的安装需求正受到众多企业的积极响应与高度重视。
在同奈省,拥有数以万计的本土企业和外资企业正在运营,因此对绿色、清洁能源的需求十分旺盛。该省是全国用电需求较高的地区之一,预计到2025年用电量将超过210亿千瓦时。
尽管中央高度重视可再生能源发展,并通过多项具体政策予以部署和落实,但要将这些目标真正落到实处,仍令不少地方和企业心存顾虑与困惑。
越南康森特能源有限公司(Constant Energy Vietnam)市场与对外发展总监陈水仙女士表示,目前投资方与企业之间的电力直接购售政策仍缺乏完善的法律框架,尤其在定价机制、合同期限以及市场波动下的风险应对等方面尚存在空白。
陈水仙女士具体指出,在电价规定方面,政府于2025年3月3日颁布的第57/2025/NĐ-CP号《法令》(关于可再生能源发电单位与大用户之间电力直接购售机制的规定)允许双方自主协商电价。然而,《电力法》又明确规定,该电价不得超过各类电源的发电价格上限。目前,投资者普遍仍以现行零售电价作为谈判依据。此外,《法令》第57号还规定,供电单位须向 经省级人民委员会授权的专业机构申请电力经营许可证,但具体由哪个部门负责审批及具体操作流程,至今尚未有明确指引。
破解多重瓶颈
作为一项关系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政策,同时在绿色能源转型进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部分可再生能源政策仍与现实情况及民众和企业的实际需求不相符。
越南工商联合会副主席武新成指出,许多投资者和企业反映,在落实相关政策过程中,行政手续仍较为繁琐、周期较长;电力直接购售机制的法律框架尚不完善,尤其定价机制不够明确,给希望直接从可再生能源项目购电的企业带来困难。在实际运用中,企业在多电源并用方面仍感到困惑,特别是在并行利用屋顶太阳能与国家电网时存在操作难题。尽管鼓励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政策已相继出台,但在执行层面仍未真正落地,使企业难以充分受益。这些问题不仅延缓了生产绿色化的进程,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越南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越南电力建设咨询股份公司第二分公司培训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黄玉表示,电力直接购售机制的出台,为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带来了诸多利好,有助于推动绿色能源体系建设,迈向竞争性的电力零售市场;同时帮助企业顺应绿色发展趋势,降低生产成本。当前存在的诸多问题,要求主管部门尽快完善法律框架,出台配套细则,及时化解障碍,推动电力直接购售机制早日落地,并加快建设竞争性的电力零售市场。若能落实到位,将进一步促进绿色能源在各工业园区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快速发展。
多家企业代表表示,期盼尽快建立电力零售竞争市场,以便企业能够自主选择供电商。对企业和工业园区而言,应积极安装屋顶太阳能发电系统,以降低生产用电成本并满足ESG标准。此外,不少居民家庭也对这种电源模式表现出浓厚兴趣,因为这是帮助居民节省开支的最优途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