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草案中提出的目标是,在经济领域,2026—2030年五年间,年均GDP增长10%以上;到2030年,人均GDP达8500美元左右。
在社会领域,力争人类发展指数达0.78;越南居民平均寿命约75.5岁,其中至少68年为健康寿命;贫困率(按2026–2030年多维贫困标准)每年下降1%至1.5%。
人类发展指数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公平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驻越南办事处于2025年5月12日发布的《2025年人类发展报告》(HDR)指出,2023年越南人类发展指数(HDI)为0.766,跻身“高人类发展水平国家”行列,在全球193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93位。从1990年的0.499提升至2023年的0.766,增长幅度达53.5%。
与HDI的增长相对应的是多维贫困率逐年下降。越南是亚洲首个采用多维贫困标准的国家,并跻身全球前30位。
越南至今已八次颁布贫困标准,逐步提升人民基本生活保障,具体阶段包括:1993-1995、1995-1997、1997-2000、2001-2005、2006-2010、2011-2015、2016-2020和2021-2025年。
自2016-2020年起,越南开始采用“多维贫困标准”,不仅以收入衡量,还综合考虑基本社会服务(医疗、教育、住房、生活用水和卫生、信息等)的可及性,以界定贫困、相对贫困与中等收入家庭。
2021-2025年期间的多维贫困测量标准为农村地区每人每月收入不低于150万越盾,城市地区为200万越盾。
1993年,全国贫困户比例高达58.1%;至2015年降至9.88%;2024年按新多维标准计算,贫困发生率仅为1.93%(约60万户)。若合并计算贫困与相对贫困户,2024年总比例为4.06%(逾120万户),比2023年下降1.65个百分点。
根据最新发布的2025年及2021—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计划实施结果报告及2026年公共投资计划草案,多维贫困比例已从2021年的4.4%降至2025年的1.3%。
随着收入的提高,越南人民寿命水平也显著提高。越南人民平均寿命从1945年的约38岁,提升至1975–1980年间的60岁,如今已达74.5岁。
目前,全国医务人员数量达43.2万人,平均每万人拥有14名医生;全国共有1645家医院,其中中央级医院34家、省级医院近500家。越南正朝着2030-2035年逐步实现全民免费医疗的目标迈进。
越南还计划自2025-2026学年起,为全国2200多万名学前至高中阶段公立学校学生全面免除学费;非公立学生(超过100万人)由国家财政按公立标准补贴。
在越南,长期以来GDP的增长始终与HDI的提升相辅相成。这是因为党和国家始终明确国家的发展、繁荣与强盛,其最高目标依然是让人民过上富裕、幸福生活。越共十三大提出了“人民知情,人民参与,人民实施,人民监督,人民检查,人民受益”的行动方针。
人民享受国家发展成果,正是提升人类发展指数的根本命题。
谈及引领越南迈入新时代的越共中央政治局各大决议时,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强调,各项行动计划必须坚决、有条不紊地推进,以实际效果作为衡量能力和工作成效的标准。继续提出建议和提案,制定新的决议,秉持胡志明主席曾教导的方针:“一切利益为了人民,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关于越南在新阶段的发展战略,政治报告(草案)明确指出,要确立新的增长模式,以科技、创新和国家数字化转型为主要动力,以发展私营经济作为最重要的推动力量之一;完善发展体制机制,全面推进“四个转型”——数字化转型、绿色转型、能源转型以及人力资源结构与质量转型;同时重视吸引并重用人才,大力推动新型生产力的发展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