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国际金融公司(IFC)在胡志明市举办的2025年普惠金融高级别会议上,各位专家强调的核心信息。
数字普惠金融取得积极成果
越南国家银行副行长范青河表示,越南将普惠金融视为与可持续和包容性增长目标紧密相关的战略优先事项。2020-2025年阶段国家普惠金融战略、展望2030年标志着实现包容性发展目标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这体现了越南政府在确保所有民众和企业都有机会获取并使用正式金融服务方面的坚定承诺,从而推动可持续经济增长、减贫并减少不平等。
各方认为,越南在第一阶段取得了积极成果,支付领域的数字基础设施得到扩展,金融产品和服务日益多样化,无现金支付快速增长,整个银行系统的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具体而言,成年人在银行拥有支付账户的比例达86.97%,相比2020年的68.44%显著提升。
无现金支付交易增长速度指标达标并超过预期,通过手机和电子钱包的交易额年均增长超过25%。此外,金融科技生态系统中约有150家企业在支付、银行贷款、资产管理和金融数据等领域开展业务,推动创新,扩大金融服务可及性,尤其是在农村、偏远和边远地区——为数字普惠金融奠定了坚实基础。
根据世界银行集团《2025年全球金融普惠报告》(Global Findex 2025),越南超过70%的15岁及以上成年人拥有金融账户,其中62%使用数字支付服务,这得益于互联网覆盖率达到全国人口的80%。这些数字不仅显示出显著进步,也体现了将数字金融拓展到尚未享有服务群体的潜力。
国际金融公司(IFC)越南、柬埔寨及老挝国家总监托马斯·雅各布斯(Thomas Jacobs)强调,数字经济的作用将成为越南经济的关键驱动力,也是国家实现到2045年达到高收入水平目标的重要因素。像所有现代经济体一样,越南需要利用科技带来的优势,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推动经济活动发展。
尽管在普及全民金融服务方面取得了诸多进展,越南金融行业仍面临信贷可及性方面的空白。专家指出,挑战依然在于金融服务的获取和使用尚未均衡。一些人口群体仍未被覆盖,包括偏远地区的居民。
另一方面,数字金融的发展也伴随着安全风险。国际金融公司(IFC)胡志明市首席代表谢里亚尔·阿里·沙(Shehryar Ali Shah)认为,普惠金融在越南并不是一个问题,而是金融健康,即个人能够有效利用金融服务(如支付、储蓄或借贷)来满足当前支出需求、维持稳定生活并实现发展。
谢里亚尔·阿里·沙先生强调:“为了让越南在2045年成为高收入国家,金融健康必须从现在起就成为优先事项”。
越南国家银行正在制定2026-2030年第二阶段国家普惠金融战略,重点关注数字金融、创新以及可持续发展。该方向包括建设国家金融与数字数据基础设施、应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推进金融教育和消费者保护;同时,将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相结合,以形成现代化、可持续的金融生态系统。
加强合作,建设数字金融生态体系
在越南准备于2025年在胡志明市投入运营国际金融中心的背景下,建设一个值得信赖、全球互联的金融生态体系显得尤为迫切。数字金融被视为保障交易安全、扩大企业融资渠道、推动跨境联动并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关键。
越南国家银行副行长范青河强调:“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和越南国家银行始终重视并希望继续得到国际组织的合作与支持,其中包括国际金融公司(IFC)及其合作伙伴,共同建设安全、可持续且包容的数字金融生态体系,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并加强本地区经济与金融的互联互通。”
澳大利亚驻胡志明市总领事萨拉·胡珀表示,缩小数字鸿沟是所有政府都必须面对的挑战。因此,数字经济将成为优先合作领域,呼吁在数字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投资,促进澳大利亚与东南亚地区的合作。近年来,澳大利亚通过胡志明市的科技贷款项目提供支持,与越南各机构合作,加强监管、网络安全和数字贸易,确保数字化进程安全、全面且透明地推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