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结越共八届五中全会关于“建设和发展先进的、富有浓厚民族特色的越南文化”决议落实15年情况。中央宣教部、中央文学艺术理论批评委员会、文化体育旅游部、各专业文学艺术协会、高校、研究院所等在全国范围内举办了许多会议、研讨会等。
回顾八届五中全会决议落实进程,各领域的管理、研究人员均肯定,该决议体现了党在革新时期的战略眼光和革命思维,其中高度评价文化既是社会的精神基础又是促进国家社会经济和各方面发展的目标和动力的崇高使命和作用。这也是回顾落实过程中的成就及不足之处,从而更切合实际地调整文化、文学艺术发展政策的契机。
二、纪念诗集《狱中日记》70周年的各项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这是包括胡志明主席在1942至1943年开展革命活动并遭受中国国民党反动政府监禁期间按照四句诗诗体创作的133首汉字诗的作品。《狱中日记》是越南民族文化遗产中的无价之宝,体现了共产主义者—胡志明对自由的渴望及坚强的精神和意志。
该作品不仅在国内推广开来,而且还通过多种语言向世界各国介绍并得到高度评价。70年过去了,但《狱中日记》的价值依然持久且日益发光。这要求研究工作者付出更大努力,以更加鲜明地突出越南现代诗歌中这部一流作品的地位。
三、文化体育旅游部于12月中旬在河内市举行2013年第二届全国优秀模范文明家庭表彰大会,吸引了全国模范文明家庭的225名代表以及开展防治家庭暴力活动中成绩优异的58个集体和个人参与。这是2013越南家庭年的主要事件,旨在推崇基层文明生活建设运动的成果,保护和发扬家庭文化价值,构建社区文明生活等。
四、在12月5日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上,越南南部才子弹唱艺术正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作为南部地区特有的民间艺术类型,南部才子弹唱艺术具有100年的悠久历史,因在南部21个省份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教育代代相传等满足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相关要求。早在2012年,南部才子弹唱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五、10月25日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7届大会通过一项决议,纪念越南大诗豪阮攸和其他世界文化名人。这是越南的巨大荣誉,因为根据这项决议,纪念越南大诗豪阮攸的许多活动将在他老人家诞辰250周年之际自2014至2015年期间在世界各国举行。
除了已被译成世界20种语言的作品《传翘》之外,阮攸还著有《清轩前后集》、《南中杂吟》、《北行杂录》等富有思想和艺术价值的优秀文学作品。
六、南部高棉寺庙建筑群在首都河内竣工。该建筑群位于河内市山西同模越南各民族文化旅游村,总面积约0.8公顷。高棉族艺人们在三年时间内兴建了正殿、供台、塔园、旗台、莲池等工程,设计和装修富有高棉族文化及信仰特色。
该寺庙建筑群适值在越南各民族文化旅游村举办、吸引全国13个省市17个民族和400人参与的“2013年越南各民族大团结暨遗产文化周”之际竣工并对外开放。
七、由越南摄影家协会(VAPA)在国际摄影联盟(FIAP)赞助下举办的2013年越南第七届国际艺术摄影大赛暨图片展于12月初在河内文庙—国子监举行。
在大赛启动4个月后,组委会共收到51个国家和地区的1430名作者发来的15360幅参赛作品。共有48个优秀作品荣获各比赛内容的奖项,越南艺术家的24幅作品获奖,其中,作者邓文诺的《戈都儿童》荣获FIAP金牌、作者阮亚的《我的家乡同骑之庙会》和作者吴青平的《雨下捉鱼》也荣获VAPA金牌。组委会选出了在河内及全国各地展出的250幅作品。本次大赛和图片展不仅带有艺术交流意义,更是向国际友人推广越南风土人情和文化的良机。
八、2013年越南各民族小姐大赛在会安市举办。来自清化省的京族佳丽阮氏玉英最终问鼎桂冠。本次活动吸引了全国各民族1000多名佳丽报名参加,共举行了三轮赛事,有助于加强各民族团结并推崇妇女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这是自6月21日至26日在会安市、美山遗迹区和广南省其他地方举办的2013年广南省遗产节系列活动中的一大亮点。
九、人民艺术家邓泰山在“20世纪新声音中的邓泰山”活动框架内在胡志明市和河内市演出。在这次演出活动中,世界天才钢琴艺术家首次演奏20世纪初法国著名作曲家的作品以及越南作曲家杜红军的《人何处去》和邓友福的《越南花朵》等两支钢琴作品。
上述两支作品既满足现代创作技术质量,又通过民间和官贺民歌的素材彰显越南仅有的特色。
十、2003—2013年越南十年雕刻展由文化体育旅游部美术、摄影和展览局与越南美术协会、河内博物馆联合举办,旨在总结和推介十年来越南雕刻艺术的创新和发展成果。230名作者的286件作品在此展出,其中获奖作品21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