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全世界高中生的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缩写为“IMO”)于55年前(1959年)首次在罗马尼亚举办。1974年夏天,越南抗美救国战争正处于最恶劣的时期,越南首次派出由五人组成的国家代表队参加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举办的第十六届IMO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四人获奖(其中黄黎明获得金奖)。
在40年之后的2014年,由六名成员组成的越南国家代表队参加了在南非举办的第五十五届IMO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全部六人均获得奖项,其中金奖三名、银奖两名、铜奖一名,团体成绩在101个参赛国家中排名第十。
国家教授职称委员会秘书长陈文绒教授认为,虽然越南教育仍存在许多薄弱之处,应继续付出更大的努力,但越南可以在各所重点学校开展达到国际高峰的中学教育。回顾出征这一国际竞赛的历程,越南数学院院长、数学协会会长黎俊华教授、博士,数学院原院长吴越忠教授、博士等不少越南数学家均发现了其中独特而有趣的经历。
1974年,当越南首次参加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时,世界第一强国美国也刚刚踏上“这一关”。越南也是参加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第一个亚洲国家,而中国、印度、日本等国分别到1985年、1989年和1990年才派团参赛。40年来,越南共派出选手288人次,参加了37届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其中连续参加两届竞赛的学生16名,共获金牌52枚金牌、94枚银牌、67枚铜牌、一项特别奖和3个荣誉证书。
截至2014年,回顾历次参加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越南代表队分别在1999年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和2007年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上取得最佳成绩(团体成绩排在第三),均获三枚金牌、三枚银牌,而在其他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上,越南代表队均获得了前十名的佳绩。值得注意的是,在连续两届参加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同学中,共有六名选手曾两次荣获金牌。
那就是吴宝珠(在1988年和1989年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上的成绩分别为42分和40分)、陶海龙(在1994年和1995年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上的成绩分别为41分和40分)、吴得俊(在1995年和1996年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上的成绩分别为42分和37分)、武玉明(在2001年和2002年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上的成绩分别为33分和35分)、黎雄越宝(在2003年和2004年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上的成绩分别为42分和36分)和范辉俊(在2013年和2014年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上的成绩分别为33分和32分)。特别是在上述佼佼者中,吴宝珠教授曾经荣获数学高贵奖项—菲尔兹奖。
第一个得满分也是截至目前唯一一名得满分的越南选手,就是因对一道几何题做出精彩而简练的解答而获特别奖的黎伯庆程(在伦敦举办的1979年IMO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上得满分即40/40)。值得珍惜的是,截至2014年,越南共有10名女选手参加了这项“智力体育”竞赛,并荣获了5枚银牌和5枚铜牌,其中潘武艳恒是参赛的第一名越南女选手(她在1975年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上获得铜奖)。
特别有意思的一点是,在历次参赛中,曾有一对亲堂兄弟选手获得奖项(何辉明和何辉才分别在1989年和1991年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上获得铜奖)。而参加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年纪最小的越南选手就是参加1985年竞赛、当年未满15岁的阮进勇(获得金牌)。
自开始参赛以来,越南曾有3道题目被选入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试题,分别是潘德正教授1977年的题目、文如刚副教授1982年的题目和1975年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银牌得主阮明德博士1987年的题目。
2007年,越南承办了第48届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本届赛事吸引93个国家和地区参加。越南不但取得很高的成绩(团体排名第三),而且还被国际朋友评价为专业和基础设施得到精心准备、接待盛情而温馨的东道主。(完)记者:阮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