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明市在国家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贡献了23%的GDP、27%的国家财政收入,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35%。在这些成就中,私营经济部门作出了具体而积极的贡献。目前,城市拥有约27.8万家私营企业,22万家纳税的家庭企业,以及数十万家其他小规模经营户。
根据2024年全社会总投资额超过395万亿越南盾的统计数据,私营部门贡献了67%。根据财政厅的报告,今年前四个月,城市零售商品和消费服务总额约为445万亿越南盾,同比增长20%。其中,私营企业和家庭经营部门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年前四个月,新注册和增资企业的总注册资本超过22.9万亿越南盾。
尽管新注册资本有所下降,但增资资本增长了近74%,显示出私营部门在重组和深度投资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在此期间,超过6700家企业恢复运营,同比增长4%。
胡志明市财政厅厅长黎氏黄梅表示,为了支持私营经济部门,城市已并将继续实施多项措施,改善投资和经营环境,简化行政程序,推动数字化企业注册,并提出解决企业需求的数字化方案。
城市推动各行业协会和部门更紧密合作,实施切实有效的企业支持政策,贴近新形势下的需求。从支持政策的角度来看,胡志明市食品协会主席黎金芝女士认为,对于数十万家高效运营的家庭经营户,城市需要制定更多政策,支持他们转型为企业。这样,城市将拥有强大的企业力量,继续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专家认为,为了发展市场经济,私营经济力量必须成为基础和支柱。正如2025年5月4日政治局会议第68号决议中所指出,国家将发挥引导作用,疏通资源,创造有利的经营环境,让企业腾飞。
胡志明市要实现10%的增长,地区生产总值(GRDP)需达到约2000万亿越南盾,社会投资资本需要约660万亿越南盾。这个数字中,私营部门的贡献非常大。为了动员这部分资金,城市需要为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制定不同的政策。
在动员公共投资资源方面,胡志明市面临巨大挑战。作为引导和疏通资源的角色,市政府需要继续推进行政改革,应用技术,发展数字经济,特别是培养敢于创新、敢于实践的公务员队伍。
在体制方面,胡志明市企业协会副会长邓鸿旗先生认为:体制需要有效保障和保护所有权、自由经营权、财产权和公平竞争权,同时创造平等的经营环境;有效改革公务员行政体制,消除“无法管理就禁止”的思维方式。对于法律相关的情况,需要明确区分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在处理违规行为时,区分法人和个人责任。
从企业角度来看,南龙集团投资总监阮清香女士表示,企业始终希望在透明的环境中运营和经营,房地产领域也不例外。各企业希望能够接触到土地资源和土地储备,以有效发展房地产市场。
这家企业的代表表示,近年来,许多房地产项目停滞不前,导致资金无法流通,其中包括来自外国投资者的资金。然而,当困难和障碍得到解决时,凭借现有的空间,许多投资者将继续关注房地产市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