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工业创新之路

合并之后,胡志明市正在重新构建工业生产模式,朝着智能制造、高科技工业,以知识作为新的增长动力的方向发展,迈向打造达到国际水平的超级城市。

胡志明市高科技工业区。
胡志明市高科技工业区。

这是该市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迈向绿色可持续生产模式的重要前提。

在工业4.0革命背景下,智能制造已成为关键因素,不仅有助于企业提升竞争力,还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优化流程。

不可逆转的趋势

凭借战略位置优势、快速的数字化转型速度,以及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胡志明市有望成为地区乃至全球的智能制造中心。

据胡志明市工业区企业协会主席武文伸表示,中央关于推动国家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的第57号决议,以及关于发展私营经济的第68号决议是推动越南经济在新时代发展的两个关键决议。为了实现智能制造目标,协会已明确将宣传和推动企业投资、向智能制造模式和可持续智能工业区转型作为重点方向。

胡志明市工业区企业协会主席武文伸表示:“这是机遇,同时也是挑战,希望企业能够以更客观的视角看待发展趋势,抓住机会,利用现有潜力扩大合作,打造强大的企业共同体,实现可持续发展。由此,将为越南民族在新时代,民族奋发图强时代的国家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合并之后,胡志明市共有60多个出口加工区、工业区和高科技区已投入运营。将传统工业区模式转型为智能工业区,以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当下的迫切任务。智能制造是现代工业的必然趋势,尤其是在越南加速融入国际社会、深度嵌入全球价值链,并面临新的减排、资源效率和绿色转型要求的背景下。

合并之后,胡志明市共有60多个出口加工区、工业区和高科技区已投入运营。将传统工业区模式转型为智能工业区,以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当下的迫切任务。

吉莱工业区经理表示,在许多新工业区正按现代方向规划的同时,大多数传统工业区由于建立已久,基础设施落后、土地使用效率低、技术衔接不足,正暴露出诸多局限性,难以吸引高质量投资、保护环境以及融入全球价值链。

因此,将工业区转型为新一代综合型区,应用数字技术,融合工业—城市—服务功能与物流,发展循环经济,并满足ESG(环境、社会和治理)标准,是提升内生发展能力、解决国家工业长期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必然方向。

战略性转折

为了转型成为区域智能制造中心,胡志明市选择了一条独特的道路,将智能制造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胡志明市认为,产业结构调整并非一场追逐潮流的“绿色工厂”竞赛,而是重新定位其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的战略。

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该市需要投资建设现代化、智能化、同步化的物流体系,在全球供应链深度融入和重组的背景下提升生产竞争力。凭借优越的经济地位,该市有潜力成为该地区的战略枢纽和生产中心。

海港、机场和智能工业园区的发展不仅有助于优化物流成本,也为FDI企业更深入地嵌入全球价值链创造了有利条件。在速度、互联互通和供应链效率决定竞争地位的新时代,物流和智能生产是该市促进生产、吸引高科技投资并走向可持续工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越南及胡志明市制造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趋势之一是将生产单位迁出城区,重点建设具有同步基础设施、数字化技术、集中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标准的新一代工业园区。

专家表示,越南及胡志明市制造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趋势之一是将生产单位迁出城区,重点建设具有同步基础设施、数字化技术、集中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标准的新一代工业园区。迁址不仅旨在解决污染、城市超负荷和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也为企业升级技术线、优化供应链和符合国际标准创造条件。在全球生产转移和市场需求不断增长的背景下,将工厂迁移到新一代工业园区不仅仅是地理上的转移,更是工业行业在新时期实现突破的战略转移。

胡志明市企业协会(HUBA)主席阮玉和表示,向可持续的智能生产模式转型需要大量、稳定和长期的资金。在越南,对技术转型、生产数字化和遵守ESG标准的需求日益增加,迫切需要拓展有效、透明和灵活的资金渠道。将生产部门与银行、股票市场和国际金融机构的金融生态系统对接将是帮助胡志明市乃至越南加快新时期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生产现代化进程的战略转折点。(完)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