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工业区成为可持续增长的动力

据多项研究显示,绿色工业区可通过应用技术、改善工作环境以及吸引高素质人才,使劳动生产率提高15%至25%。然而,越南绿色工业区的发展目前仍然有限,甚至出现了工业区“漂绿”(greenwashing)的情况。

岘港市电南-电玉工业区拥有采用先进技术的工厂。
岘港市电南-电玉工业区拥有采用先进技术的工厂。

在来自市场和环保承诺的压力下,各工业区的绿色转型过程正面临诸多挑战,从政策的复杂性到“漂绿”现状——即宣称环保承诺但没有实际依据。

如果越南希望在新时代维持快速增长并保持领先地位,力争至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那么投资绿色工业不仅是一种选择,更是一个必然要求。

绿色增长是国家实现经济突破、逐步建设可持续发展基础的机遇。

亚洲开发银行(越南)首席经济学家阮伯雄

据亚洲开发银行(越南)首席经济学家阮伯雄表示,绿色增长是国家实现经济突破、逐步建设可持续发展基础的机遇。尽管越南政府于2018年颁布了关于该问题的政策,并根据第35/2022/ND-CP号议定书完善,制定了明确的标准体系,但迄今为止,越南尚无任何工业区获取生态工业区的认可或认证。

政策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阮世雄博士表示,目前,工业区仅达到生态工业区认定标准的60%至70%。

海防市日本工业区第一副总经理杜光兴表示,绿色工业区、生态工业区运动于2018年启动,但目前为止,对这一模式感兴趣的工业区并不多。实际上,一些企业和工业区正在采取“漂绿”行为,他们大力推广展开生态工业,但实际上只是表面功夫。

一些企业和工业区正在采取“漂绿”行为,他们大力推广展开生态工业,但实际上只是表面功夫。因投资者承诺将其发展为生态工业区,但其是否符合生态标准,需要3-5年,甚至10年才能检验。“漂绿”行为会拖慢实际行动的进程,造成信息干扰,降低公众信任度。

海防市日本工业区第一副总经理杜光兴

杜光兴先生也对一些新工业区表示质疑,因投资者承诺将其发展为生态工业区,但其是否符合生态标准,需要3-5年,甚至10年才能检验。“漂绿”行为会拖慢实际行动的进程,造成信息干扰,降低公众信任度。

随着应用数字化、循环技术、节能减排等的新一代工业区模式,松下(Panasonic)、CNCTech、VietCycle等企业成本大幅降低,市场竞争力增强。

这些模式表明,投资绿色工业不仅保护环境,还能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然而,杜光兴先生强调,要打造绿色工业区和生态工业区,首先入驻的企业必须转型。如果工业区的企业和工厂不转型,不进行清洁生产,就很难实现这一目标。

许多企业也表示,政策就是其进行绿色转型的壁垒,给他们带来困难。阮世雄博士举例说,在海防市乾桥南工业区,许多企业成立了一个由五名律师组成的部门,专门研究越南与绿色转型相关的法律政策。同样,Deep C工业区也需要三到五名律师来开展这项工作。

要想为进行绿色转型的企业注入动力,私营经济研发委员会(第四委员会)副主任裴青明博士认为,需完善发展绿色信贷的法律框架,从而实现资金来源多样化。

越南拥有超过1000吉瓦的电力潜力,完全有能力成为具有成本竞争力的绿色氢气生产中心。

私营经济研发委员会(第四委员会)副主任裴青明博士

裴青明先生还指出生产可再生能源、绿色氢能和清洁产业集群的机遇,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越南拥有超过1000吉瓦的电力潜力,完全有能力成为具有成本竞争力的绿色氢气生产中心。

大型企业和小型企业共享基础设施和清洁能源的绿色工业集群的形成,将创造一个新的生态系统,助力国内企业提升参与全球供应链的能力。与此同时,推动工业区自发自用屋顶太阳能发电系统发展,有助于降低成本,同时为企业研发参与碳信用额市场创造机会。

由此可见,绿色转型不再是一种选择,更是企业在新环境下持续生存和发展的条件。然而,企业不能独自前行,而需要一个配套的生态系统,包括透明、一致、易于遵循的政策,以及绿色资本、合适的技术以及各方之间的联系,从而将挑战转化为可持续的增长动力。(完)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