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内旅游在新冠疫情后已强劲复苏,并正进入“爆发式”发展的阶段。
2022—2024年期间,河内接待游客数量年均增长超过21%。仅在2024年,河内接待了2788万人次游客。2025年上半年接待游客量达1556万人次,同比增长11.8%;其中,国际游客达366万人次,同比增长21.8%。
以当前的增长速度来看,河内很有可能在2025年超额完成接待3100万人次游客,营业额超过13万亿越盾的目标。
目前,河内拥有130多个旅游景点,其中54个被评为市级旅游景点。许多景点因开发了新的体验产品并结合于技术应用而创造独特亮点,例如:文庙—国子监、升龙皇城、火炉监狱、香寺等。
尽管近年来取得了重要成就,但如今河内同全国都已转向两级政府模式。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需要旅游经济做出一定的调整来适应。
就优势而言,目前乡级直接管理旅游目的地、遗迹、手工艺村,这些是旅游业最重要的资源。这种模式有助于乡、坊级更积极地审查、规划、重组空间并协调相关单位,以促进沟通、开发产品、保护遗产并确保安全和环境卫生等。
亚洲旅游发展院院长范海琼认为,两级政府模式帮助各地方扩大旅游发展空间,在管理上实现统一,基础设施共享,资源互通,从而开发特色产品,形成新的最具吸引力旅游线路,避免碎片化和分散化。
目前,河内拥有130多个旅游景点,其中54个被评为市级旅游景点。许多景点因开发了新的体验产品并结合于技术应用而创造独特亮点,例如:文庙—国子监、升龙皇城、火炉监狱、香寺等。
该模式带来的挑战是,许多旅游线路、路线,推广和介绍活动此前都是按照县级管理模式建立的;当转换至新的运作模式时,乡、坊既要调整所负责的乡、坊内部空间,又要推动联动工作,才能发挥前一时期的旅游成果。
河内市旅游局副局长陈忠孝透露,该局提议各乡、坊加强对旅游的国家管理,严格检查和处理环境、安全和服务质量方面的违法行为;严格管理目的地,防止招揽游客、哄抬价格和骚扰游客的行为;力争每个地方在2025-2030年期间至少拥有一个被承认的旅游目的地。
河内旅游业目前面临的一大要求是绿色旅游——可持续旅游。越南旅游培训联合会副主席范忠良副教授认为,绿色旅游是一种发展环保旅游的方法,基于以下原则: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限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和优先考虑环保产品。
河内需要尽快出台量身定制的标准;加强培训并提高管理团队的认识;调动国家、企业和社区的资源;促进与地方和国际组织的合作,分享经验和技术,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旅游业。
目前,一些单位已进行绿色转型,如实行电子门票销售、有效管理游客、减少废物垃圾等,但总体而言,向绿色可持续旅游转型仍然存在很多局限性。
实际要求旅游管理人员和旅游工作者转变观念,提高对绿色旅游和可持续旅游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当国际游客在产品选择中越来越重视绿色因素时。
陈忠孝先生强调,首都旅游业将注重深度开发,保留特色,结合遗产和地方文化,按照集群—线路—区域发展,符合市场需求;坚定追求绿色可持续发展目标;提高旅游目的地质量;加强政府、企业和社区之间的联系;大力应用数字技术发展旅游业,满足时代和生活的新要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