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遗产价值 推动可持续旅游发展

越南拥有多层次、多价值的遗产体系,为各地区留下独特印记,同时也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文化遗产法(修订版)》、《旅游法》及相关新条例实施的背景下,提出的要求是必须保护原始价值,同时合理开发文化和自然资源。这需要统一的管理方向、科学的规划,以及以当地居民为核心的价值提升方法。

长安风景名胜区的自然景观。
长安风景名胜区的自然景观。

遗产是创造竞争优势的资源

越南国家旅游局副局长何文超强调,遗产是无价的资源,承载着历史重量和文化深度。在他看来,这是越南旅游目的地在国际竞争中独特的资本。因此,对待遗产的方式必须绝对尊重其原始价值,在所有旅游产品创新活动中保持其原貌。

根据何文超先生的分析,遗产旅游必须依托当地居民与文化空间的真实互动。当文化价值得到保护,居民又能通过旅游获得稳定生计时,他们就成为遗产保护和传播的重要力量。这形成了可持续的循环——发展促进保护,而保护则为发展奠定基础。因此,科技是连接有形与无形价值、传统与现代的重要手段。科技还可助力打造生动、富有情感的体验空间,同时提升遗产管理效率。此外,遗产阐释活动需要得到适当投入,从博物馆到艺术表演,以增强文化深度和目的地的吸引力。

在各地充分发挥遗产优势的地方,宁平省被视为典型示例。拥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名录的长安风景名胜区,该省建立了和谐的管理模式,既保障了文化与生态价值的保护,又为绿色旅游发展创造了动力。

宁平省旅游局局长裴文孟评价长安是国家乃至全人类的无价资产。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认的 11 年后,长安被 UNESCO 领导人认定为在自然保护、文化保护与当地居民生计发展之间实现和谐的典型模式。这一评述既肯定了该省的努力,也为基于遗产的旅游发展战略产生了广泛影响力。

裴文孟先生表示,宁平省的持续发展方向是基于生态系统思维和总体规划的遗产管理。在省内因行政区划调整形成新单位的背景下,要求必须制定统一规划,适应包括喀斯特山系、平原及沿海区域在内的广阔生态空间。该省正在实施长安—三谷—碧洞等重点风景名胜的保护、修复和维护规划,同时将遗产、旅游、基础设施和城市规划整合,以确保管理的一致性。

重要原则是以保护为基础、以发展为动力,当地居民为主要受益者。核心区和缓冲区的旅游活动均受到严格控制,各景点洞穴和码头的承载量通过技术手段监测,以避免过度负荷。可能影响景观的项目都必须进行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估。

关于发展方向,宁平省明确将绿色、可持续旅游作为支柱。生态旅游、农业旅游以及文化体验旅游均按照“低影响、高价值”的理念推进。该省与企业合作,发展环保的旅游交通,减少塑料垃圾,优先使用清洁能源。鼓励企业循环利用资源,支持生态系统修复,为保护文化价值的活动作出贡献。

当地还大力推动数字化转型在旅游管理中的应用。智能管理系统可实时跟踪游客数量,监控各景区线路的承载量,将对景观的影响降至最低。面向游客的各类便利设施,如自动讲解、电子地图及在线反馈,也得到同步部署。值得注意的是,该省充分发挥公私合作模式的效能,吸引企业资源参与景观管理、基础设施投资、遗产宣传及文化旅游活动组织。诸如“三谷-长安金色”旅游周、长安-拜顶节等活动吸引大量游客,有助于提升宁平旅游的整体地位。

上述成果在宁平省落实若干重要条例时得以进一步巩固,如2017 年 12 月 31 日颁布的第 168/2017/NĐ-CP 号条例、2021 年 10 月 28 日颁布的第 94/2021/NĐ-CP 号条例(关于旅游景点管理的指导),以及《至 2030 年越南旅游发展战略》和有关文化工业旅游发展的各项方案。该省已规范旅游景点管理活动,加强安全与环境卫生监管,建设绿色旅游线路,并采用电子票制度,以提高开发活动的透明度。

可持续发挥遗产价值的基础

文化遗产司司长黎氏秋贤副教授强调,包括 2024 年 11 月23 日颁布的第 45/2024/QH15 号《文化遗产法》,2025 年 7 月 17 日颁布的第 208/2025/NĐ-CP 号条例以及 2025 年 8 月4 日颁布的第 215/2025/NĐ-CP 号政府条例在内的新法规体系,是完善遗产保护与利用法律框架的重要进展。法规明确规定了遗产保护原则:最大限度保留遗产的价值与原有表现形式,不占用、不歪曲传播内容,尊重信仰价值和实践空间,确保不引入削弱遗产价值的因素。新法及条例还规定了文化知识持有者的权利,包括决定受保护内容及其实践方式的权利。

目前,文化遗产司已主动提出建议,颁布相关法律文件,以打通瓶颈,为遗产保护和开发创造便利条件。值得注意的是,《文化遗产法》及新条例中关于社会化的规定,为吸引投资者参与完善世界遗产、历史文化遗迹及风景名胜的服务基础设施铺平了道路。同时,文化遗产司大力开展法律宣传工作,对各省市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这是减少文物修复、维护错误、提升管理能力、落实新规定的重要措施。

另一项重点任务是指导地方树立具有科学依据的典型遗迹和风景名胜的申遗档案。文化遗产司还与旅游部门合作,打造基于艺术表演和遗产实践的文化旅游产品,并将具有相似价值的地方连接起来,形成区域联动旅游线路。

由此可见,遗产与可持续旅游始终密切相关。在得到科学管理并为当地居民参与和受益创造条件的情况下,遗产成为创造新价值的资源,有助于提升越南旅游在未来阶段的整体地位。(完)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