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半导体产业面临高素质人才短缺问题

越南半导体产业迎来创汇数十亿美元的机遇,但遭遇高素质人才短缺问题,亟需解决方案以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

附图。(图片来源:越通社)
附图。(图片来源:越通社)

人力资源——最大挑战

根据《至2030年越南半导体产业发展战略及2050年愿景》,全国目标培养至少5万名高素质人才。仅胡志明市就需培训约9000名在芯片设计、芯片制造及相关技术领域的人才。

胡志明市科技厅副厅长阮友安强调:“我们正生活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成为发展的主要动力的时代”。在此背景下,半导体成为全球经济的“血脉”,是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和智能电子设备等高科技领域的基础。

作为全国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龙头,胡志明市确定优先发展半导体产业,这不仅是机遇,更是历史责任,其辐射力将影响南部重点经济区乃至全国。

然而,挑战依然巨大,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双重短缺、基础设施投资资本需求大、缺乏吸引人才和项目的突破性政策、政府-院校-企业间联动不够紧密、未形成跨区域和全国规模联动。

胡志明市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心(HCMC C4IR)主任黎长维引用德勤(Deloitte)报告称,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1万亿美元,而全球至少短缺100万名工程师。这对越南既是挑战,也是重大机遇。

目前,国内半导体产业虽处于起步阶段,但已呈现转变态势。三星、安靠、英伟达、高通等企业选择越南作为战略目的地。国内方面,越南军队电信(Viettel)、FPT集团开始参与供应链。这是越南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的重要时机。 黎长维先生透露,实际上,越南全国仅有约7000名微芯片工程师。胡志明市每年仅能向企业提供400-500名相关专业毕业生,满足国家战略需求的不到10%。

半导体联盟与突破性解决方案

近日,胡志明市科技厅与胡志明市微芯片半导体技术协会(HSIA)共同成立了半导体与微电子研究与人力资源培训联盟(ARTSeMi)。

该联盟期待通过革新培训课程、让企业深入参与教学过程、共享研究资源和推动技术转移,成为实质性合作的“共同家园”。这被视为塑造半导体行业“黄金人才”队伍的战略举措,旨在实现技术自主和数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黎长维先生说,未来胡志明市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心将与胡志明市微芯片半导体技术协会和半导体与微电子研究与人力资源培训联盟合作建立半导体专业研究院,重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R&D)。同时,维持国家产品发展计划,建立跨学科、跨区域、国际化的研发联盟;促进研究合作、人才培养和技术转移。

此外,新思科技越南公司高级技术总监阮福荣认为,当务之急是推行政府-院校-企业“三方联动”模式,通过短期培训课程,将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以有效推进人力资源有效开发。(完)

来源:越通社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