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主动切入方式,以连接平原和山区的开放发展空间,北宁省正在努力构建精简高效的政治体系,向富有浓郁京北文化特色的现代化、繁荣、文明的城区迈进,肯定其作为区域和地区增长极的作用。
城镇化与地方优势相结合
截至8月28日,北宁省党部103个基层以上党部(含4个直属党部和99个乡、坊党部)已成功召开代表大会,确保了既定目标。紧扣北宁省到2030年成为中央直辖市和工业重点省份的目标,各乡、坊在代表大会文件和行动计划中已细化并确定了成为文明现代化城区的标准。
京北坊是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强大政治体系的典范。该坊由原北宁市六个坊合并而成。这是北宁省最重要的服务业和贸易发展中心之一,财政总收入超过3.6万亿越盾,人均年收入达到8500万越盾,位居全省首位。
获得北宁省的信任,京北坊被选为打造该坊和该省的两个新增长引擎区,包括西北部地区(发展高质量城市、商业和服务区,具区域规模)和李太祖街区(发展成为创新、创意、国际交易中心,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国内外大集团和大品牌的代表处所在地)。
京北坊党委书记谢登端同志分享说:“2025-2030年任期,坊党部确定的主题是‘建设廉洁、强大、高效运作的党和政治体系,着力发展优质贸易服务业,推动数字化转型,建设全面发展的京北坊’。明确党的领导作用,该坊的各项计划、方案和指导都与党建工作紧密结合。越共京北坊第一次代表大会确定了17个目标,部署了5项重点任务、3项突破口以及各项同步措施,旨在落实全面发展京北坊的愿望,与全省一道力争在2030年前将北宁建成中央直辖市。”
在嘉平乡,除积极推进国家重点工程——嘉平国际机场项目的征地拆迁工作外,该乡党委还提出到2027年实现升格为坊的目标。嘉平乡党委书记阮功寄表示,为实现到2027年升格为坊的目标,乡党委已制定年度奋斗指标,并以高度决心加以落实,诸如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达13.5%,国家财政总收入平均增长率达15%以上,人均年收入约达1.1亿越盾,力争到2030年,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在全乡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达到91.4%。
嘉平乡董林村村民潘氏绒女士分享道:“看到国际机场项目在家乡嘉平开展,我们非常高兴。为了支持该项目,大家迅速移交了土地,服务于土地拆迁工作。我们希望该项目能够早日投入运营,为家乡带来新的面貌,为改善人民生活做出贡献。”
发挥地方优势,高山乡西安子也提出力争早日成为绿色城区,全面可持续发展之乡的目标。尽管仍面临诸多困难,但该地方决心力争在2026年至2030年期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超过12%,2030年人均收入超过6400万越盾,到2027年底基本没有贫困户。

确立增长极作用
合并后,北宁省的经济潜力位居全国第五位,人口位居全国第十四位,面积位居全国第三十位。克服了最初的困难和挑战,发扬了团结互助的传统,发挥了领导和管理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利用了合并后的优势,北宁省取得了许多突出的重要成就,确立了其作为蓬勃发展的省份和北方工业中心的地位。
2025年前8个月,北宁省吸引外资继续保持“冠军”地位,投资额超过45亿美元,工业生产指数(IIP)持续领先,出口额连续两个月(7月和8月)位居全国首位。前8个月国家财政总收入超过50.3万亿越南盾,相当于预算的88.5%。紧扣总体发展方向,结合地方实际,该省提出了11.5%的较高增长目标,彰显了勇于突破的决心,并进一步巩固了其作为红河平原及本地区增长极的地位。
在近日举行的北宁省投资促进会上,越南政府常务副总理阮和平评价说:“合并后,北宁省的经济潜力位居全国第五位,但这一排名不会止步于此,而是会不断提升,因为该省拥有许多优势和潜力。”
阮和平副总理相信,北宁省将成为越南乃至整个地区的高科技工业、创新和智慧城市中心,并力争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中央直辖市。
北宁省人民委员会主席王国俊表示,把北宁建设得快速、可持续发展、2030年前成为中央直辖市不仅是政治期望,而且是机遇性的发展任务,需要思想、体制和行动上的全面转变。
北宁的目标是成为全国高科技工业生产中心,以及具有浓郁京北文化特色的文化、教育和娱乐中心,拥有同步现代化的交通基础设施体系,为人民提供优质的社会福利和保障,是落实和推进越共中央政治局四大决议,在发展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的率先地方。
在此过程中,北宁省力争实现城镇化率达65%,城市交通用地与城市建设用地之比达25%。特别是,该省将集中投资,推进本省内多项国家重点工程的建设与投入使用,如嘉平国际航空港、四环路、五环路、连接嘉平国际航空港与河内首都的道路、省行政政治中心、老街-河内-海防铁路、河内-广宁高铁、形成城市交通设施框架的城市铁路等。
同时,投资建设多式联运基础设施,扩大跨省、跨区乃至国际交通联通,推进航空、物流、科技、工业、能源、城市、医疗、教育及数据等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服务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数字化转型、绿色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的管理和治理过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