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越南力争2045年成为高收入国家的背景下,改革创新被视为实现这一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动力。然而,为加快推进这一进程、切实推动经济发展、造福民生,专家们认为,应明确改革创新的优先方向、路径和实施方式,确保符合越南的实际条件。
在巴黎接受越通社记者采访时,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名誉研究主任黎文强表示,越南应当依循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提出的“创造性破坏”理论来推动创新,也就是要勇于创造新事物,敢于淘汰陈旧落后的旧模式。
黎文强先生强调,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应为农业生产、食品加工和民生领域做出切实贡献。他指出,只有当创新能够农民生活变得更好时,创新才真正有意义。他同时警示,在推动高科技发展的过程中,应关注弱势群体,避免创新成为少数人享有的特权。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高级研究员阮文富认为,创新发展必须与人才战略相结合。越南应大力投资高等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尤其在STEM领域,同时注重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他指出,唯有长期、系统地投入人力资源,越南才能建立以知识和创新为基础的经济。
阮文富先生认为,越南的新政策如第57号和第68号决议方向正确,但需要更快、更实地落实,以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越南驻欧创新网络(VINEU)主任陈河美表示,在政策推动下,越来越多越南青年企业家和知识分子积极参与创新领域。然而,目前仍存在三大障碍,包括缺乏初始资金、体制机制不完善以及政校企三家联系薄弱。
法国东方语言与文明大学副教授让-菲利普·埃格林热(Jean-Philippe Eglinger)认为,政治决心是创新成功的基石。他指出,越南已初步形成较完善的创新生态系统,应发挥公共部门引领作用,并加强与法国在创新孵化、技术转移及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合作,从而形成自身的技术主权,实现可持续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