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明市提出至2045年私营企业数量突破百万目标
胡志明市设定至2030年私营企业数量达75万户的发展目标,届时民营经济部门对地区生产总值(GRDP)的贡献率将达55-58%,占财政总收入的50-55%,年均增速保持在10-12%。
# 胡志明市
Có 1081 kết quả
胡志明市设定至2030年私营企业数量达75万户的发展目标,届时民营经济部门对地区生产总值(GRDP)的贡献率将达55-58%,占财政总收入的50-55%,年均增速保持在10-12%。
胡志明市已向北部和中部地区受灾地方提供超过1640亿越盾现金援助及价值逾70亿越盾的物资。该信息由越南祖国阵线胡志明市委员会副主席潘红恩在11月12日下午举行的风灾洪涝受灾群众援助接收仪式上公布。
在第九届东盟—意大利经济关系高级别对话论坛框架内,11月13日上午,胡志明市人民委员会主席礼节性会见了意大利驻越南大使马可·德拉·塞塔(Marco Della Seta)及前来出席论坛的意大利各机关、组织和企业代表团。
11月11日下午,以胡志明市委副书记、越南祖国阵线胡志明市委员会主席阮福禄为首的胡志明市工作代表团向顺化市领导移交200亿越盾,支持当地民众做好台风洪涝灾害灾应急和灾后恢复工作。
多家外国企业表示,若行政手续得到简化,手续办理流程加快,他们愿意对胡志明市投入资本。
近年来,得益于数字化加速发展,越南在“普惠金融”目标上取得了诸多成就。然而,要充分发挥其效果,需要政府、私营部门和消费者之间的紧密协作,旨在建设一个安全、包容且可持续发展的金融体系。
斯洛伐克驻越南大使馆11月8日晚在胡志明市举行“斯洛伐克文化日”活动,向胡志明市公众展示斯洛伐克传统文化,纪念越南与斯洛伐克建交75周年(1950-2025)。
胡志明市旅游局公布数据显示,2025年1月至10月,该市累计接待国际游客658.8万人次,完成全年奋斗目标的65.9%;接待国内游客3308.6万人次,完成年度目标的66.2%。全市旅游总收入达208.066万亿越盾,实现全年290万亿越盾目标的71.7%。
胡志明市正重写增长模式的“公式”,其中把科学技术作为新的发展动力。这一举措不仅对越共中央政治局第57号决议(57-NQ/TW)予以具体化,还重塑合并后的超级城市的地位。
越南国际金融中心(IFC)预计将于2025年11月投入运营,为越南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确立地位创造巨大机遇。投资界正密切关注这一项目,对其透明的法律框架、现代化基础设施及具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寄予厚望。
合并之后,胡志明市不仅形成了一个在全国人口规模和地区生产总值(GRDP)均位居首位的广大发展空间,而且还带来了重新塑造工业产业结构的机会,使其朝着集成化、可持续、并具备全球竞争力的方向发展。
经过行政区划调整后,胡志明市芽郫(Nhà Bè)乡正致力于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目标。其中,当前最为重点和紧迫的任务是做好规划编制与空间发展引导工作,为充分开发当地潜力和优势,将芽郫乡打造成为绿色、现代而具有水乡特色的都市打下基础。
胡志明市始终视外商直接投资(FDI)企业为战略伙伴,愿与企业携手同行,不断打造更加开放、透明和富有吸引力的营商环境。
据胡志明市建设局提交市人民委员会的文件显示,昆岛特区计划于今年12月正式启动首条电动公交线路。
经过长时间的规划和准备,位于胡志明市的越南国际金融中心正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目前,多项与世界顶级金融机构的合作协议以及符合国际标准的人力资源培训项目正在大力推进。这些动态有望成为新的“推动力”,助力设在胡志明市的越南国际金融中心在2025年内投入运行。
在全球化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下,“双重转型”(数字化转型与绿色转型)已成为并行的两大支柱,决定着各国、各城市,尤其是像合并后的胡志明市这样超级都市的竞争力。
胡志明市正全力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区域性的大型服务中心,重点发展高端、现代、高附加值的服务业,力求跻身世界主要都市之列。
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正11月1日上午在政府总部主持召开了关于在越南设立国际金融中心的会议。政府常务副总理阮和平、政府副总理胡德福、各行业部委领导以及国际专家、国际金融组织和机构代表出席会议。
2025年11月,欧盟委员会(EC)检查团预计将赴越评估越南落实有关打击非法、不报告和不受管制(IUU)捕捞活动的相关建议的结果。此次检查被视为在考虑解除对越南渔业“黄牌”警告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对越南数万名渔民以及水产加工和出口企业产生直接影响。
在全球面临诸多不稳定因素的背景下,越南正处于比许多其它国家更为有利的地位,有望在短期和长期内继续实现经济增长,吸引更多投资资金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