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水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由于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种植荔枝、龙眼、柑橘、柚子、榴莲、火龙果等果树,目前全国许多地方已形成大型种植区,促进产品生产和消费,节约成本、提高竞争力、创造就业机会和增加人民收入。
目前,榴莲是出口果蔬的“冠军”。(何英 摄)
目前,榴莲是出口果蔬的“冠军”。(何英 摄)

近期,实现销售渠道多元化、拓展新鲜水果市场已标志着越南扩大出口市场战略迈出了重要一步。向世界各地的许多市场出口水果产品为这些产品带来了机遇和利益。

扩大出口市场

至今,全国果树面积约130万公顷,主要集中在九龙江三角洲、北部山区和中游地区、东南部和西部高地等地区。据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植物保护局的消息称,该局已为19种植物源农产品和新鲜水果开放市场,正式出口到中国、美国、韩国、日本、欧盟等主要市场。包括:火龙果、菠萝蜜、西瓜、龙眼、荔枝、香蕉、芒果、红毛丹、山竹、百香果、新鲜榴莲、牛奶果、柚子等。其中,中国是主要出口市场,共16种产品,其次是美国,共7种产品。

为提高水果产品的质量和价值,许多加工企业与农户合作,形成规模化、集中化的水果种植区。同交食品出口股份公司(Doveco)副总经理阮青松表示:“若种植1公顷CE菠萝,种植至收获时间为1.3年,成本为1.81亿越盾以上,出售果实和嫩枝的收入约为5.48亿越盾,农民将获得近3.67亿越盾的利润。

MD2菠萝树总成本约3.2亿越盾,出售果实和嫩枝的收入约为9.84亿越盾,利润6.64亿越盾。粉红色香蕉从种植到收获周期为10个月,投资成本近3.1亿越盾,收入8.07亿越盾,利润4.97亿越盾/公顷”。

和平省人民委员会副主席丁功使分享说:“至今,全省各类果树面积近1.6万公顷,其中以柑橘类果树为主,如:橙子、柚子、柠檬等,面积超过1万公顷。此外,该地区还有1200多公顷的龙眼、近1500公顷的香蕉以及一些其他果树:芒果、荔枝、苹果、火龙果。

10年来,该省出台了多项促进果树产品发展的机制和政策,包括混合园改造,幼苗支撑,支持质量标准认证,吸引企业投资农业和农村,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贸易促进活动,支持水果产品销售。

全省已颁发的果树种植区代码88个,其中服务出口的果树种植区代码53个,面积375公顷;获得 GlobalGAP、VietGAP、食品安全和有机认证的果树面积2431公顷。该省多种主要水果产品已在全国多家连锁超市和地方稳定销售。近三年来,香蕉、龙眼、橙子、柚子等多种水果产品已正式出口到美国、加拿大、英国、韩国等市场。

兴建原料集中式生产区

目前,国际市场对越南水果的数量和种类的需求非常大。然而,许多地方果树生产规模仍然较小,技术应用困难,缺乏价值链联系、缺乏资金和基础设施。

另外,一些出口加工企业缺乏标准冷库,造成收获后的产品损失和损坏,不能满足长期出口需要。此外,许多生产设施缺乏先进的保鲜设备,如烘干机、空调等,导致水果品质下降,无法保证新鲜度。

对于加工行业, 农业机电与收获后技术研究院院长范英俊副教授、博士表示:“越南目前有 150 家拥有现代化技术生产线的加工厂和约 7500个水果和蔬菜加工和保鲜单位。但是,加工行业仅满足水果和蔬菜年产量的10%至17%。其余的出口水果和蔬菜未经加工和销售,主要仍为新鲜或半保鲜形式;收获后的损失还太高,达20%以上”。

据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的信息,到2030年,全国果树面积力争达130万公顷,产量超过1600万吨;其中,主要果树面积100万公顷,产量1300—1400万吨;水果出口额达约65亿美元。

为了确保水果产品质量,满足国内消费和出口需求,各部门、行业、地方今后要按照生产、销售链,建设果树集中式生产区,有足够的条件获得种植区代码并具备可追溯性,继续投入保护基因源;选育、引进高产优质,周期长收获、抗病虫害、适应气候变化的果树新品种;不断完善无病果树培育流程,实施先进的栽培流程。

加工企业需要投资现代化的收获后处理、保管、加工技术,以生产符合出口标准的产品;投资改造、建设主要果树集中式生产区灌溉系统,满足主动浇水、排水需求;应用先进、节约的滴灌、雾灌等灌溉技术。

另一方面,要形成果树产品交易平台;开展贸易促销和广告活动,以便国内消费者获得足够的水果产品相关信息,有助于更好地消费。出口市场方面,既要加大对传统市场的出口,又要继续推进市场拓展。

与此同时,要加强与各国和国际组织的科技合作,为果树发展服务,如:交换新基因源,研究、选育、创造和引进新品种;安全和可持续的果树栽培流程;果树采收、保管、加工技术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