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基础设施和边境贸易活动

越南与中国、老挝和柬埔寨三个国家有超过5000公里的陆地边界线。为促进沿线货物贸易,越南政府与上述国家政府签署了许多贸易协定,以及一系列有关检疫、食品安全、货物质量及支付的其他重要的协议与协定。
河江省青水口岸进出口活动。
河江省青水口岸进出口活动。

截至目前,每年通过陆路口岸的货物交换规模已达数百亿美元。

越南海关总局的数据显示,2023年,越南通过陆路口岸对中国、老挝、柬埔寨三个市场的进出口总额达503.8亿美元,比2022年增长52%,占与这三个市场双边进出口总额的27.68%。

根据越南工贸部工贸战略与政策研究所的研究,老街被认为是昆明(中国)-老街-河内-海防-广宁经济走廊的贸易中转站,将越南和东盟国家与中国广阔的西南市场连接起来。

2023年,越南通过陆路口岸对中国、老挝、柬埔寨三个市场的进出口总额达503.8亿美元,比2022年增长52%,占与这三个市场双边进出口总额的27.68%。

老街口岸经济区自成立以来日益有效运行,为促进越南与中国西南地区的贸易活动做出了贡献。

明年,老街将继续朝着打造基础设施和物流的方向优先发展口岸经济区,同时投资建设工业集群、游乐园、功能区等,旨在形成老街与中国云南省跨境经济合作区。

老街省工贸厅厅长黄志贤表示,该省制定了“将老街省建设成为连接越南与东盟各国和中国西南地区经济贸易中心”的提案,以完善特殊体制和政策,为老街省乃至北部中游地区和山区创造新的发展资源。

目前,该提案已征求专家意见,正在提交政府审批并早日批准。老街省确定,中国西南地区不仅将成为老街市的重点市场,而且将成为全国出口活动的重要市场。

然而,向该地区出口商品也面临着来自其他国家,尤其是泰国的激烈竞争。值得注意的是,连接老挝首都万象与中国磨憨口岸的铁路线建成后,吸引了大量货物,甚至来自越南西南部地区省份的。

与此同时,通过老街口岸的物流成本仍然“锚定”在高位,降低了贸易活动的吸引力。

越南驻老挝贸易办事处一等秘书胡德勇表示,中老高​​铁开通两年来,中国已从老挝第三大贸易伙伴跃升至第一。

与此同时,老挝与越南共有2337公里的陆地边界,但两国之间的边境贸易却相当有限,仅占老挝进出口总值的约10%,以及占越南进出口总值的0.2%。

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物流基础设施的核心困难尚未解决,导致越南与老挝之间的货物运输成本高于直接竞争对手泰国和中国,从而降低了越南商品的竞争力。

此外,根据商务部门的观察,越南企业尚未真正关注在老挝建立货物分销系统,而泰国和中国的企业都制定了系统的、长期的投资战略,因此这些国家的商品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中老高​​铁开通两年来,中国已从老挝第三大贸易伙伴跃升至第一。

越南驻老挝贸易办事处一等秘书胡德勇

越南工贸部进出口局贸易便利化处处长阮氏梅玲认为:未来一段时间,越南的边境贸易将有许多发展条件。

首先,越南政府和有共同边界的国家都重视并关注边境贸易的发展;各国之间关于边境贸易的政策体系已经并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

其次,通过陆地边境口岸的通商活动规模日益现代化,并逐步规范化;通过边境交换的商品也更加丰富多样。

尽管边境地区的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运输和物流服务系统,已经得到关注和投资,但仍存在许多限制,阻碍了贸易活动。

这些地区没有具有基本功能齐全的物流中心,导致物流服务成本高,区域间以及企业之间的连接性受到限制。

另一方面,通过越南边境口岸出口到中国的商品主要是农产品和水果,其数量和种类与越南的生产和加工潜力不相称;许多我们有优势的农产品尚未与中国签署检疫议定书,对出口影响很大。

对于与老挝接壤的边境线,生产的商品规模较小,大部分是未经加工的原材料,具有季节性,不稳定,商品种类少,价值低,尚未形成集中的原材料生产区。

而对于与柬埔寨接壤的边境线,越南出口到该市场的商品在结构上与泰国和中国的商品相似,因此在质量、款式和价格方面面临激烈竞争。

为了推动全线边境贸易活动,梅玲女士认为,需要继续审查、研究并提出具有突破性的优惠机制和政策,以吸引投资者进入基础设施和物流服务领域;从而在陆地边境地区建立现代化的物流中心,涵盖存储、货物检验、报关代理和出口组织等环节。

胡德勇先生建议,两国政府应考虑并尽最大努力推动物流活动的发展,通过建设和实现河内-万象高速公路以及永昂-万象铁路等线路来实现这一目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