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携手打击网络犯罪:一场无枪声的战争

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AI)的快速发展为世界经济带来了历史性的转折,但也拉开了与网络犯罪的激烈战争。保障网络安全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挑战。

附图。
附图。

近年来,针对基础设施、关键行业、公共行政机构、学校、医院等的网络攻击已成为许多国家的“新常态”。

2025年9月底,英国、比利时和德国的几家大型机场同时遭遇网络攻击,陷入混乱。攻击者未使用任何武器,也未直接前往现场,仅凭一串勒索软件代码,就彻底瘫痪了机场的整个自动值机系统。数千名乘客滞留,许多航班延误/取消,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与此同时,一群黑客声称窃取了英国首都伦敦8000多名幼儿园儿童的数据,韩国约20家资产管理公司的数据也遭到泄露,税务、员工和投资者信息泄露。这些都清楚地表明,网络攻击的风险正变得越来越复杂。

攻击频率增加的同时,其时间也在持续延长,强度和复杂程度不断增加。对国家发展、金融安全和民众对数字基础设施的信任构成直接威胁。

世界经济论坛(WEF)的研究表明,仅在过去两年中,全球针对组织的网络攻击数量就增加了58%。据估计,到2025年,黑客可能给全球经济造成高达10.5万亿美元的损失,较2015年的3万亿美元大幅增加。这一数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攻击的严重性。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重申,互联网在创新和发展进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但同时也是每一个“漏洞”都可能对社会与和平构成威胁的地方。然而,构建安全的网络空间的努力面临诸多挑战。

世界经济论坛指出,尽管攻击次数不断增加,但网络安全预算却在逐渐缩减。人工智能的显著发展也被黑客组织利用,成为一种精密的“武器”。专家表示,基于人工智能的攻击通常更复杂、规模更大、速度更快。因此,其成功率和损失远超手动攻击。

此外,全球目前面临280万网络安全专家的短缺。这不仅是构建和运行网络安全体系的关键因素,而是预防、侦查和打击高科技犯罪的核心力量。如果不加以填补,这一人力资源’缺口‘将继续成为各国保障网络安全努力的“基石”。

全球正在经历一场向网络空间的“大规模迁移”,购物、商业、学习、工作,甚至政府的管理和运营都越来越频繁地在网络空间进行。在当前背景下,网络安全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各国构建数字主权的基本条件。因此,近段时间,各国不断部署各种解决方案,以保护这片特殊的“领土”。

然而,网络空间无国界,唯有各国携手保护,才能真正安全。在此基础上,在沙特阿拉伯举行的2025年全球网络安全论坛(GCF)上,《全球提升网络空间能力倡议》刚刚启动。

今年十月,《联合国打击网络犯罪公约》开放签署仪式也将在河内举行。这些协议将为各国携手打击网络犯罪奠定坚实的基础,而网络犯罪虽然无枪声,但充满艰辛。(完)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