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欧盟非正式峰会到最近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欧洲政治共同体(EPC)峰会,欧洲在面对安全挑战时的焦虑和困惑都暴露无遗。
乌克兰战火连绵,中东冲突蔓延,大规模移民潮,网络攻击、无人机入侵各国领空等诸多危机接踵而至,增强国防能力成为欧盟的当务之急。
丹麦首相梅特·弗雷德里克森警告称,欧洲正处于二战以来最危险的境地,一场“混合战争”正在这片古老的大陆上上演。
大西洋彼岸的盟友美国外交和安全政策的深刻变化也使欧盟陷入“进退两难”困境。美国总统特朗普政府多次暗示,美国欲逐步将焦点从乌克兰问题上转移开来,欧洲必须在解决这一冲突中发挥长期主导作用。
欧盟迫切需要在地区安全架构中发挥更积极主动的作用,而不是依赖美国的“安全保护伞”。
困难在于,欧洲在装备方面严重依赖美国。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的数据,2020年至2024年,北约成员国在欧洲进口的武器中,高达64%来自美国。
财政是另一个挑战。军费开支的增加意味着部分国家不得不削减社会保障项目,而欧洲又是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地区。
欧盟乃至整个欧洲在国防和安全方面实现自给自足的道路依然充满荆棘,这主要源于各国观点的分歧。
欧盟委员会提出的建设无人机墙的倡议就是一个例子。这是一个用于探测、监控和拦截无人机的系统网络。
从战略上讲,这项倡议不仅有助于维护地区安全,也体现了欧盟应对挑战的共同努力。共同的防御系统将帮助前沿国家避免受到遗弃。
然而,在政治共识的背后,该倡议的可行性仍存在疑问。媒体评论称,该项目的成本估计高达数百亿欧元,而各国的财政能力各不相同。
欧盟成员国对该倡议的看法也存在分歧。波兰和丹麦表示支持,而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南欧地区的部分国家则表示,投资国防计划应该惠及所有国家,而不仅仅是欧洲东部。
各国国家安全优先事项也并不一致。德国国防部长鲍里斯·皮斯托留斯表示,无人机墙倡议不会成为德国的首要任务,并表示欧盟不太可能在未来几年内实施该倡议。
德国官员认为,欧洲应专注于加速武器和国防技术的研发,以跟上全球进步的步伐。当前复杂多变的地缘政治局势是对欧盟团结的重大考验。
实现欧盟国防自主渴望的道路需要高度团结,并有能力为了共同目标协调利益差异,尤其是在大西洋彼岸的盟友美国决心奉行以自身利益为优先政策的背景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