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全球经济困局

公共债务、科技市场泡沫与保护主义等三大隐忧,笼罩在正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B)年会的议程之上。

瑞士日内瓦市民在一家商店内购物。(图片:新华社)
瑞士日内瓦市民在一家商店内购物。(图片:新华社)

若不及时遏制,这三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爆裂,引发震荡,使本已脆弱的全球经济复苏步伐受挫。

在2025年初,美国公布新的关税政策消息时,曾有专家担忧全球或将步入经济衰退。然而,与几个月前的悲观预测相反,全球经济却意外迎来了反弹局面。

IMF指出,凭借政策灵活性、私营部门适应能力以及良好金融环境,整体而言,全球经济在关税冲击和贸易摩擦面前仍然保持了韧性。预计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仍可保持在3.2%的相对积极水平。

然而,这或许只是暴风雨来临前的短暂平静,尤其是在全球经济正被三大风险包围的背景下。

首先,是随着保护主义蔓延、关税壁垒层层筑起,全球贸易战可能再度爆发的风险。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克里斯塔莉娜·格奥尔基耶娃指出,新一轮关税的影响尚未真正“渗透”,今年上调增长预期主要得益于一些暂时性因素,而从中长期来看,前景依然黯淡。

目前,大多数企业正通过囤积商品、接受利润下滑等方式来应对当下的艰难时期,而非选择提高售价。然而,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凯伦·迪南(Karen Dynan)指出,如果当前的贸易紧张局势持续下去,这种“韧性”恐难长久维持,全球经济放缓或将成为难以避免的情景。

世界贸易组织(WTO)也发出警告:在大国间贸易战效应蔓延之际,全球商品贸易增长可能在未来几年被严重抑制。2026年全球货物贸易预计仅增长0.5%,远低于今年的2.4%。

除关税壁垒外,金融市场崩溃的风险同样构成重大隐患。IMF警示,与人工智能(AI)相关的科技股正呈现过热态势。当前市场估值已接近2000年代初“科技泡沫”时期的水平——当时科技股因被过度炒作而崩盘。多位专家担忧,一旦AI热潮回落,科技股暴跌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冲击全球金融市场。

“第三颗‘炸弹’”正威胁着世界经济,那就是持续高企的公共债务,正沉重压在发展中经济体之上。预计到2029年,全球公共债务总额将超过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00%。这意味着,各国政府、企业及家庭的债务总规模将超过全球经济的总产出价值。

IMF指出,公共债务快速上升的根源在于长期预算赤字、疫情过后的财政创伤以及高利率环境。.从长期来看,这一趋势可能推高借贷成本,进一步抬升利率,压缩各国财政支出空间,并削弱政府应对经济冲击的能力。

IMF总裁克里斯塔莉娜·格奥尔基耶娃近日告诫说,“不确定性”已成为全球经济的新常态。在这一背景下,IMF和世界银行年会被寄予厚望,希望能够找到化解全球经济当前僵局、疏通堵点的途径,为当下全球经济的困局打开新的出路。然而,若没有各国,尤其是主要经济体的共同努力与善意合作,这道难题显然并非易解。(完)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