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欧洲国家正面临“未富先老”的局面,中位年龄已达到37岁,而人均GDP仅约 1 万美元——这一水平仅为发达经济体在20 世纪 90 年代中位年龄达到同一水平时的四分之一。中位年龄为 37 岁意味着 50% 的人口年龄低于 37 岁,剩下 50% 的人口年龄高于 37 岁。与平均年龄相比,中位年龄能更准确地反映一个国家的老龄化或年轻化程度。
据联合国的标准,当一个国家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时,即被视为“老龄化社会”;14%以上为老龄社会,超过20%为超老龄社会。从全球范围来看,日本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29.4%,在全球人口规模超过4000万人的38个国家中位居第一,其次是意大利(25.1%)、德国(23.7%)和法国(22.5%)。韩国是全球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约有20%的人口年龄在65岁及以上,每位女性的平均生育率仅为0.75个孩子——为全球最低,平均寿命则达89岁。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的占比在2023年达到15.4%,预计到2030年将超过20%。
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原因是寿命延长与生育率下降这两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寿命延长得益于医疗、科技的进步以及生活质量的提升,各类疾病也得到了更有效的控制。生育率下降则源于当代年轻人观念的改变,他们倾向于推迟结婚和生育,以便专注于事业发展、个人提升或享受生活。
人口老龄化给经济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欧洲复兴开发银行(EBRD) 指出,老龄化正在开始抑制一些国家的经济增长。在东欧、中欧、巴尔干(Balkan)、南高加索等“新兴欧洲”地区,劳动年龄人口比例的下降预计使 2024—2050 年期间的每年人均 GDP 增长率减少近 0.4 个百分点。
据联合国的标准,当一个国家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时,即被视为“老龄化社会”,14%以上为老龄社会,超过20%为超老龄社会。
老年人口快速增长导致社会保障体系出现缺口,养老金基金面临枯竭。在韩国,60岁及以上人群的犯罪率上升,2024年占总犯罪率的18.8%,在各年龄组中最高,主要原因是贫困所致。
2023年,韩国老年人口贫困率为39.8%,在经合组织(OECD)38个成员国中居首,几乎是OECD平均水平(14%)的三倍。韩国约有近100万老年人患有痴呆症,预计到2044年这一数字可能翻倍。患病者家庭受到的影响最为严重,每周需花费多达18小时进行照护,每位患者每年的照护费可达2.3万美元。
几乎所有国家都采取一定措施以促进生育率,但尚无国家取得显著成效。韩国政府设立了专门负责人口战略的新部门,实施系统性和基础性的举措,例如:计划到2030年实现70%的新生儿父亲休育婴假,较2022年的6.8%大幅提升,并将在2024—2030年期间因生育导致女性职业中断的比例从22.3%降至10%。为弥补人口下降带来的劳动力缺口,中国在2024年使用了29.5万台工业机器人。
欧洲复兴开发银行表示,在大多数生育率下降的国家,通过规模足够大的移民来弥补低生育率在政治上难以被接受,而且大部分民众对加强人工智能(AI)应用来提升生产力也缺乏热情。最可行的解决方案是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从而需要对养老金制度进行相应调整。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各国需采取全面、跨部门的策略,并加强国际合作与经验分享,共同应对这一“非某一国独有的担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