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2025年二十国集团(G20)轮值主席国,南非宣布将消除不平等的目标置于即将召开的G20峰会议程的核心位置。
不可否认,人类在缩小发展差距、保障社会公平的征程上已取得长足进步。根据国际劳工组织(ILO)最新发布的研究结果,仅在过去30年间,全球极端贫困率已大幅下降,从39%降至10%,越来越多的儿童摆脱了艰难的谋生生活,小学入学率提高了10%。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数据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画卷增添了亮色。
然而,由于不平等问题未能得到解决,使部分民众和国家面临被发展进程甩在后方的风险。在南非担任二十国集团(G20)轮值主席国期间成立的全球不平等问题特别委员会强调,当前全球必须正视一个现实——不平等已成为一项“全球紧急状况”。该委员会指出了一个明显矛盾:当全球四分之一人口面临中度或严重的粮食不安全状况时,亿万富翁的财富却创下历史新高。全球最富有的10%人群掌握了全球74%的总财富。此外,南北半球各国之间的贫富差距依然十分悬殊。
不平等问题正威胁着民主制度,阻碍经济增长势头,加剧气候危机,并引发一系列社会不公现象,包括性别不平等和人权受侵犯等。
许多非洲国家被确定为“饥饿热点地区”。其中超过20%的人口仍为每日温饱而苦恼。与此同时,全球近30%的粮食被浪费或损耗,其中大部分发生在富裕国家。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强调,这清楚显示全球粮食系统正在失衡,使数十亿民众付出代价。因此,到2030年实现消除贫困和饥饿的目标也面临被错过的风险。
当世界面临疫情、经济危机和气候变化等多重挑战时,不平等的恶性循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明显。联合国指出,贫困家庭容易受到极端天气现象的影响,因为他们通常依赖农业和非正规就业等易受冲击的行业。当自然灾害叠加发生或持续不断时,其造成的损失将产生叠加效应,使许多民众难以摆脱“世代贫困”的困境。
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是缩小当前不平等差距的必要举措。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指出,过多国家被困于庞大的债务之中。全球超过40%的人口正在生活在那些偿债支出超过医疗或教育支出的国家。目前,非洲各国政府平均必须将17%的财政收入用于偿还债务。如果这一数据降至10%以下,节省下来的资金将可帮助数千万民众获得清洁用水和卫生设施,同时每年可避免约2.3万例五岁以下儿童死亡。
不平等程度的加剧正进一步扩大富裕人群与世界其他人群之间的差距,同时威胁全球增长动力。在此背景下,预计于2025年11月在南非召开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将首次把全球不平等问题纳入议程,标志着一个历史性里程碑。这是一次“黄金机会”。各国将在会上共同讨论并探寻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确保没有任何民众或国家被排除在全球发展进程之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