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区域 致力于共同繁荣

以“携手共建韧性、繁荣和安全的未来”为主题,第四届欧盟与印度洋-太平洋地区部长级论坛外长会议(IPMF-4)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开幕。

外交部副部长黎氏秋姮与欧洲理事会主席外交事务顾问维罗妮卡·穆希洛娃举行工作会议。(图片来源:越通社)
外交部副部长黎氏秋姮与欧洲理事会主席外交事务顾问维罗妮卡·穆希洛娃举行工作会议。(图片来源:越通社)

在全球地缘政治形势复杂的背景下,这一事件被视为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继续巩固了加强两大区域互联互通的趋势,为塑造全球安全经济结构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论坛汇聚了来自这两个地区64个国家的部长和高级代表,旨在促进合作,以实现稳定、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这一由欧盟主办的活动重点讨论了加强协调以共同应对各类挑战的措施,从冲突对多边体系的影响,到贸易与技术被武器化的趋势,以及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在论坛框架内,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兼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娅·卡拉斯主持了一场关于保护关键海上基础设施的高级别活动。此举体现了欧盟与地区国家合作、共同保护海上航运线路和海底光缆系统的承诺,这些基础设施对全球互联互通与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欧盟正通过“Aspides 行动”、“Atalanta行动”以及Crimario倡议持续推动海军安全合作,旨在保障欧洲与印度洋—太平洋地区之间的航行自由。

各部长重点讨论的其他领域还包括可持续发展和数字化转型。在经济方面,“全球门户”(Global Gateway)框架下的各项倡议正协助各国改善基础设施、加强贸易并推动安全的供应链。通过“全球门户”倡议,欧盟正在拓展在高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合作,其中包括诸如东盟电力互联网络等战略性互联项目。

欧盟也在加强重要原材料领域的合作,并通过Erasmus+(面向青年) 和 “地平线欧洲”(Horizon Europe,面向科研与创新) 等项目,扩大数字、人才与知识方面的互联互通。欧盟与印度洋—太平洋地区正共同推动绿色增长模式,并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欧盟正在支持《2050年蓝色太平洋大陆战略》,并与日本、菲律宾、韩国以及 15 个太平洋岛国建立蓝色联盟,同时参与公正能源转型伙伴关系。

欧盟重申其承诺与地区各国携手同行应对自然灾害和气候变化。

在发布《印太合作战略》四年之后,欧盟强调该战略已成为欧洲在该地区更强有力存在的重要支柱。两大区域之间的伙伴关系正围绕三大核心支柱推进:安全、经济与环境。

在论坛上,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兼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娅·卡拉斯强调,欧盟与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关系日益深化,远超最初预期。

欧盟强调与印太地区保持战略连结具有重要意义,并将其视为在地缘政治竞争加剧背景下维持稳定与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的关键因素。两大区域关系的深度并不体现在零散的声明上,而在于各从安全、贸易、科技,到灾害应对与环境保护等领域日益务实且紧密的合作。

专家指出,欧洲与本地区各国正处于一个关键转折点,同时面临着一系列共同挑战。面对相似的压力,两大区域可谓“同舟共济”,需要更加紧密与持久的合作,以提升韧性、推动发展。

在共同规则承受日益严峻压力的背景下,在布鲁塞尔召开的论坛被寄予厚望:为两大区域提供更多动力,将挑战转化为机遇,以促进和平、增强抗冲击能力并实现共同繁荣。(完)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