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未成年人上网安全

信息技术的爆炸式发展为各经济体带来了巨大的增长机遇,但也引发了人们对网络环境影响儿童心理健康和安全的担忧。

附图:保护未成年人免受虚拟世界的侵害。(图片来源:越通社)
附图:保护未成年人免受虚拟世界的侵害。(图片来源:越通社)

在此背景下,世界许多国家纷纷采取一系列措施,以保护未来栋梁之材免受社交网络黑暗面的侵害。

近日,欧盟27个成员国中的25个,以及挪威和冰岛签署了一份声明,支持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提出的设定社交网络用户最低年龄的计划。与此同时,欧洲议会内部市场和消费者保护委员会(IMCO)刚刚批准了严管青少年使用社交网络的提案。根据新提案,欧盟用户必须年满16岁才能访问社交网络并使用人工智能(AI),无需父母同意。13岁以下的儿童将被彻底禁止使用社交网络,无论其父母是否允许。

除了欧盟,收紧使用社交网络年龄段的浪潮已蔓延至全球多个国家。作为防范有害内容侵害儿童的先锋者,澳大利亚已出台禁止16岁以下儿童使用Facebook、Snapchat、TikTok和YouTube等科技平台的规定。据此,从今年12月起,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澳大利亚的社交网络平台将被迫屏蔽或拒绝16岁以下用户的账户。如果不遵守规定,这些平台将面临最高3200万美元以上的罚款。除澳大利亚外,巴西、新西兰等全球多个国家也正在考虑并颁布类似的法规。

儿童社交网络安全问题受到许多国家政府的特别关注并非偶然。美国医学会医学期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社交网络会损害儿童的认知能力。据此,科学家基于对数千名儿童的数据分析发现,频繁使用社交网络的儿童在大多数认知测试中得分最低,而反过来,很少或根本不使用社交网络的儿童得分最高。与被动地看电视不同,社交网络需要儿童不断互动,导致大脑中处理信息和控制行为的区域长时间受到刺激,从而存在导致注意力和语言处理能力受损的风险。因此,限制未成年人使用社交网络被认为是保护其心理健康的必要措施。

同时,如果不加以严格管理,数字平台可能成为传播虚假信息、仇恨言论或针对儿童暴力的温床。社交网络的日益普及也无意中将社交网络变成了网络欺凌和诈骗的“武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警告称,当儿童接触有害内容、成为不良对象的目标、在没有自卫技能的情况下遭受利用以及被诱骗参与虚拟交易时,网络风险往往会随之而来。

尽管保护未成年人上网络安全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的迫切要求,但实施过程预计将面临诸多困难。其中,要求科技集团自愿合作始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如果没有自愿合作,在当今先进的技术条件下,不排除许多公司会想方设法规避法律的风险。

保护儿童免受网络空间危险的侵害,是世界许多国家面临的难题。然而,如果我们不尽快构建一道“盾牌”,以保护国家的子孙后代免受网络环境的危害,虚拟环境造成的后果将难以估量。(完)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