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部地区加大吸引外资力度(二)

可持续增长的新动力

东南部地区正多措并举,为吸引资金,面向追求绿色和可持续发展打造突破。
平阳省VSIP工业区。
平阳省VSIP工业区。

有效地引进资金的潜力

流入平阳省各工业区的外资资金已达到315.7亿美元,占全省425亿美元投资总额中的近74.3%。平阳省各工业区管理委员会主任阮忠信表示,根据规划,该省拥有33个工业区,其中29个已经建立,另外4个工业区正在准备投资。预计到2030年,该省工业区数量共有42个,总面积将在18600公顷至21000公顷之间。

这为吸引外资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值得注意的是,平阳省已规划约16000公顷新工业用地,以建设新一代的工业地带。这款用地以及穿过平阳省的约200公里高速公路将有助于促进机场和海港的互联,为当地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空间。

巴地-头顿省目前有15个工业区,其中13个已经投入启用,入住率平均达68%。凭借其位于南方重点经济区的优势,并拥有盖梅-市威深水港,该省善于发展物流和国际贸易交流活动。

IDICO总公司副总经理潘文正表示,为了迎接新的投资浪潮,该公司专注于对IDICO二号富美工业区及其扩建工业区进行同步配套的技术设施投资,以满足入住企业的投资需求。

根据规划,同奈省共有48个工业区,其中33个已有投资者。目前该省正与财政部配合,提请政府批准新的工业区项目投资主张,以尽快拥有土地来吸引大型高科技项目,特别是在加工制造业、电子和半导体行业。此外,该省还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提高人力资源质量,特别是高素质人力资源,以满足工业化、现代化、全球化和劳动市场需求。

工业区基础设施运营公司——Sonadezi公司已经吸引了657个投资总额达120亿美元的外资项目入住同奈、巴地-头顿等地。Sonadezi公司正在为迎接东南部地区的投资浪潮创造新的工业区基础设施空间。

Sonadezi副总经理梁明贤表示,为了主动提供工业用地,随时迎接大量外资的流入,Sonadezi公司正在扩展在同奈和巴地-头顿省的工业用地,同时发展租赁厂房系统,旨在满足高质量的投资,面向实现净零目标。

可持续性措施

巴地-头顿省人民委员会主席阮文寿表示,该省一直坚持实现具有选择性地吸引投资项目,优先考虑“绿色”的、采用现代技术和具有广泛传播效应的项目的目标;坚决不接受使用落后技术、消耗大量自然资源、对环境造成危害的项目。目前,省正在积极推进跨区域交通工程,为当地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平阳省人民委员会主席武文明表示,该省将继续推进行政审批改革,创造有利的投资环境;加快发展高附加值工业和高科技服务业以及物流业。以发展成为革新创业中心为目标,该省正在推进专业化工业区、信息技术和科技工业区,以满足投资者对高科技、半导体工业和清洁能源领域的需求。

同奈省江田工业区吸引多家外国投资商入驻。

同奈省江田工业区吸引多家外国投资商入驻。

同奈省人民委员会主席武晋德表示:在选择最佳投资者、最佳承包商和最佳发展方案的方针下,本省通过改善投资环境,不断提升竞争力。同奈省注重提高与投资者的沟通能力、投资项目的手续办理和审批能力;必须在信息获取中保持透明,并在选择投资者和承包商时保持公正态度。同奈省党委、人民委员会及各部门愿意倾听并及时解决企业的困难,促进省的发展。

从专家的角度来看,为了解决区域互联难题,胡志明市有效地吸引资金和发挥引领作用的潜力还很大。胡志明市经济大学阮仲怀博士表示,集中解决基础设施方面的挑战是最有效的应对方法。要集中资源来尽快完成各个重点基础设施工程,连接东南部地区和跨区域。

促进胡志明市的交通基础设施互联将有助于减少运输费用和城市拥堵,提高企业竞争力,并增加吸引投资者的机会。

在当前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专家认为,作为科技创新和创业中心的胡志明市乃至东南部地区各地应有选择地发展工业,重点发展高科技产业和具有高附加值的行业,以此作为吸引跨国集团和全球顶尖科技公司前来投资的有利环境,引领新兴工业的发展。

国家财政货币政策咨询委员会成员陈游历博士建议,胡志明市发展战略应优先打造高质量的工业中心地位。胡志明市必须参加全球价值链中的高附加值环节,并且要走得快、走得早。转型工作必须符合世界的趋势和需求,尤其是要利用数字技术、科技、研发的动力。从而为胡志明市推动生产力取得突破发展,创造全国经济火车头的独特优势打下基础,发挥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引擎作用。(完)